一炷心香洞府开,偃松皱涩半莓苔。
水清无底山如削,始有仙人骑鹤来。
一炷心香洞府开,偃松皱涩半莓苔。
水清无底山如削,始有仙人骑鹤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其中“一炷心香洞府开”表达了诗人对于心灵深处的向往,即那股来自内心的清香已经开始在洞府中散发开来。"偃松皱涩半莓苔"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仙山中的自然景观,松树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变得扭曲,苔藓覆盖着岩石,一派仙境之貌。
"水清无底山如削"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山水之美,水如此清澈,以至于无法看出其深浅,而山则像刀削一般的险峻和尖锐。这样的景致,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也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份超凡脱俗。
"始有仙人骑鹤来"则是整个诗意的高潮,仙人乘坐着白鹤降临,这不仅象征着仙界与尘世之间的沟通,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仙境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仙人的出现,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凡尘、追求永恒之美的深切愿望。
智力苦不足,黎氓殊未安。
忽从新命去,复隔旧寮欢。
晓路整车马,离亭会衣冠。
冰坚细流咽,烧尽乱峰寒。
耆老相饯送,儿童亦悲酸。
桐乡寄生怨,欲话此情难。
遥夜独不寐,寂寥蓬户中。
河明五陵上,月满九门东。
旧知亲友散,故园江海空。
怀归正南望,此夕起秋风。
万朵照初筵,狂游忆少年。
晓光如曲水,颜色似西川。
白向庚辛受,朱从造化研。
众开成伴侣,相笑极神仙。
见焰宁劳火,闻香不带烟。
自高轻月桂,非偶贱池莲。
影接彫盘动,丛遭恶草偏。
招欢忧事阻,就卧觉情牵。
四面宜绨锦,当头称管弦。
泊来莺定忆,粉扰蝶何颠。
苏息承朝露,滋荣仰霁天。
压栏多尽好,敌国贵宜然。
未落须迷醉,因兹任病缠。
人谁知极物,空负感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