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仙山》
《仙山》全文
唐 / 韩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一炷心香洞府开,偃松皱涩半莓苔。

水清无底山如削,始有仙人骑鹤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ānshān
táng / hán

zhùxīnxiāngdòngkāiyǎnsōngzhòubànméitái

shuǐqīngshānxiāoshǐyǒuxiānrénlái

注释
一炷:一根。
心香:虔诚的心意所化的香火。
洞府:道教中的神仙居所。
开:打开,显现。
偃松:倒伏的老松树。
皱涩:树皮粗糙不平。
半莓苔:覆盖着半是莓苔。
水清无底:湖水清澈见底。
山如削:山峰陡峭如刀削。
削:形容山势陡峭。
始有:才会有。
仙人:神话传说中的长生不老之人。
骑鹤:骑在仙鹤上。
来:到来。
翻译
一柱心香点燃,洞府豁然开启
老松树皮粗糙,半是莓苔覆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其中“一炷心香洞府开”表达了诗人对于心灵深处的向往,即那股来自内心的清香已经开始在洞府中散发开来。"偃松皱涩半莓苔"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仙山中的自然景观,松树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变得扭曲,苔藓覆盖着岩石,一派仙境之貌。

"水清无底山如削"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山水之美,水如此清澈,以至于无法看出其深浅,而山则像刀削一般的险峻和尖锐。这样的景致,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也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份超凡脱俗。

"始有仙人骑鹤来"则是整个诗意的高潮,仙人乘坐着白鹤降临,这不仅象征着仙界与尘世之间的沟通,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仙境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仙人的出现,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凡尘、追求永恒之美的深切愿望。

作者介绍
韩偓

韩偓
朝代:唐   字:致光   号:致尧   籍贯:晚年又号玉山樵   生辰:公元842年~公元923年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猜你喜欢

将赴湖南留别东阳旧僚兼示吏人

智力苦不足,黎氓殊未安。

忽从新命去,复隔旧寮欢。

晓路整车马,离亭会衣冠。

冰坚细流咽,烧尽乱峰寒。

耆老相饯送,儿童亦悲酸。

桐乡寄生怨,欲话此情难。

(0)

赠韦评事攒

与道共浮沈,人间岁月深。

是非园吏梦,忧喜塞翁心。

细草谁开径,芳条自结阴。

由来居物外,无事可抽簪。

(0)

新秋夜寄江右友人

遥夜独不寐,寂寥蓬户中。

河明五陵上,月满九门东。

旧知亲友散,故园江海空。

怀归正南望,此夕起秋风。

(0)

蕲州行营作

蕲水城西向北看,桃花落尽柳花残。

朱旗半捲山川小,白马连嘶草树寒。

(0)

酬崔法曹遗剑

临风脱佩剑,相劝静胡尘。

自料无筋力,何由荅故人。

(0)

牡丹四首·其二

万朵照初筵,狂游忆少年。

晓光如曲水,颜色似西川。

白向庚辛受,朱从造化研。

众开成伴侣,相笑极神仙。

见焰宁劳火,闻香不带烟。

自高轻月桂,非偶贱池莲。

影接彫盘动,丛遭恶草偏。

招欢忧事阻,就卧觉情牵。

四面宜绨锦,当头称管弦。

泊来莺定忆,粉扰蝶何颠。

苏息承朝露,滋荣仰霁天。

压栏多尽好,敌国贵宜然。

未落须迷醉,因兹任病缠。

人谁知极物,空负感麟篇。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