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洛迦洞》
《洛迦洞》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天斧斲云肪,构此鹦鹉巢。

仅借一发缠,能使根蒂牢。

瘦禅露肩骨,结屋杨柳梢。

眼如日月丸,不动中星高。

乱藤结烟网,布空疑蟏蛸。

飞鹰偶一击,飏之千里逃。

时闻钟梵声,出自青苍交。

青苍去无极,但有六合包。

于中一勺水,幻作九海涛。

况驰无定心,平地皆滔滔。

缘梯摘初菌,束苇寻独猱。

弗误今日游,一堕将蓬蒿。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洛迦洞的奇景,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洞穴的自然之美与神秘氛围。

首先,“天斧斲云肪,构此鹦鹉巢”两句,以“天斧”比喻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巧妙地塑造出洞穴如同鹦鹉巢般的形态,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接着,“瘦禅露肩骨,结屋杨柳梢”描绘了洞穴内部的景象,禅者瘦削的身影仿佛裸露的骨骼,与洞口的杨柳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眼如日月丸,不动中星高”则通过比喻,将洞穴深处的光线比作日月,即使在静止中也显得高远明亮,暗示着洞穴内部的神秘与深邃。

“乱藤结烟网,布空疑蟏蛸”一句,以乱藤交织的景象,比喻为烟网,与蜘蛛网相提并论,进一步渲染了洞穴的幽暗与复杂。

“飞鹰偶一击,飏之千里逃”描绘了一只飞鹰偶然的掠过,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动态感和生命力。

“时闻钟梵声,出自青苍交”则通过钟梵之声,暗示了洞穴深处可能隐藏着某种宗教或神秘的力量,增添了诗作的神秘色彩。

“青苍去无极,但有六合包”表达了对洞穴深处无限空间的想象,暗示其广阔无垠,超越了现实世界的限制。

“于中一勺水,幻作九海涛”一句,以一勺水幻化为九海的波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与想象力。

“况驰无定心,平地皆滔滔”则通过对比,表达了内心的波动与外界环境的联系,暗示了人在面对未知与变化时的不安与探索欲望。

最后,“缘梯摘初菌,束苇寻独猱”描绘了探索者在洞穴中的行动,通过寻找食物与路径,展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弗误今日游,一堕将蓬蒿”则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旅程,避免因一时的疏忽而陷入困境,表达了对生活的哲思与警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洛迦洞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探索与自我发现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七十二

客从远方来,遗我径寸璧。

中有四个字,字字无人识。

且道是甚么字,天子万年。

(0)

次李肩吾送安恕父回长沙韵·其四

自出脩门已及几,家人应赋柳依依。

苟无饥渴吾何戚,见说齐东未解围。

(0)

颂古二十一首·其八

三蛇九鼠,一亩之地。干木随身,逢场作戏。

(0)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八十一

泥猪疥狗,不愿生天。行家灭胡种,成佛待驴年。

(0)

送僧之灵岩

吃粽胡僧起祸胎,入山桉过出山来。

新丰九上犹嫌少,莫惮崎岖更一回。

(0)

与开老

自负平生识湛庵,只今又与阿戎谈。

须知父子不传底,岂在南询五十三。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