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城边晨出关,昭君村下午移湾。
江流谩诧鸳鸯漩,天府仍深虎豹闲。
素卷有时长照眼,浊醪无分一开颜。
何如植杖西林晚,目送浮云海燕还。
白帝城边晨出关,昭君村下午移湾。
江流谩诧鸳鸯漩,天府仍深虎豹闲。
素卷有时长照眼,浊醪无分一开颜。
何如植杖西林晚,目送浮云海燕还。
这首《出峡》由明代诗人黄衷所作,描绘了诗人从白帝城出发,穿越昭君村,沿江而行的独特旅程。诗中不仅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首联“白帝城边晨出关,昭君村下午移湾”,以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勾勒出一幅清晨启程,傍晚方至的画面。白帝城作为起点,昭君村作为途中的一个地标,两者之间的时间跨度和空间距离,既体现了行程的漫长,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颔联“江流谩诧鸳鸯漩,天府仍深虎豹闲”,通过对比手法,将江水的动态与自然界的静态景象相结合。江流中的鸳鸯漩涡,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和谐,而“天府”(泛指富饶之地)的“虎豹闲”,则以动物的悠闲自得,反衬出环境的宁静与和谐。这一联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颈联“素卷有时长照眼,浊醪无分一开颜”,运用比喻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知识与物质享受的不同态度。素卷(书籍)的“长照眼”,象征着知识的永恒价值和精神的滋养;而“浊醪”(浊酒)的“无分一开颜”,则暗示了诗人对物质享乐的淡泊。这一联反映了诗人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而非物质上的奢华。
尾联“何如植杖西林晚,目送浮云海燕还”,以“植杖西林晚”为情景设定,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宁静的环境中结束一天旅程的心愿。“目送浮云海燕还”,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归宿的渴望。这一联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综上所述,《出峡》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内心的深刻思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