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及第归酬孟元翊见赠》
《初及第归酬孟元翊见赠》全文
唐 / 章孝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六年衣破帝城尘,一日天池水脱鳞。

未有片言惊后辈,不无惭色见同人。

每登公宴思来日,渐听乡音认本身。

何幸致诗相慰贺,东归花发杏桃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ūguīchóumèngyuánjiànzèng
táng / zhāngxiàobiāo

liùniánchéngchéntiānchíshuǐtuōlín
wèiyǒupiànyánjīnghòubèi

cánjiàntóngrén
měidēnggōngyànláijiàntīngxiāngyīnrènběnshēn

xìngzhìshīxiāngwèidōngguīhuāxìngtáochūn

注释
六年:指长时间的战乱或劳役。
衣破帝城尘:形容战事频繁,衣物破损,尘土满身。
天池水脱鳞:比喻洗净战争的污垢,如鱼脱去鳞片。
片言惊后辈:豪言壮语震惊新一代。
惭色见同人:对旧友感到惭愧,因为未能做出更大的成就。
公宴:官方或公共的宴会。
乡音:家乡的口音,代表归属感。
花发杏桃春:春天杏桃盛开,象征美好的归期和新生。
翻译
六年征战满身尘土,终于在天池洗尽征伐之苦。
没有一句豪言震慑后生,面对旧友唯有惭愧之色。
每次出席公宴,心中常想未来日子,渐渐听到乡音,确认了自己的身份。
有幸能以诗相赠,安慰庆贺,期待着春天归来时,杏桃花开的故乡景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长安城中度过六年的艰难时光,衣衫已破,但心中却有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天池水脱鳞"象征着内心的净化和蜕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未能言传身教给后辈的遗憾,以及面对同侪时的羞愧之情。

在公众宴席中,诗人的思绪随时间的流逝而回到过去,每当听到乡音,便更深地认识到自己的本真。诗人通过致送这首诗给友人,以此来互相慰藉和庆贺。

最后一句"东归花发杏桃春"则描绘了一幅春日里花开满径、充满生机的美丽景象,预示着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美好的期待。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和深刻哲理。

作者介绍

章孝标
朝代:唐

章孝标(791—873年),唐代诗人,字道正,章八元之子,诗人章碣之父。李绅镇守扬州时,于宴集上,以“春雪”命题赋诗。章孝标下笔立就:“六出飞花处处飘,粘窗著砌上寒条,朱门到晚难盈尺,尽是三军喜气销。”满座皆惊服。元和十四年(819年)中进士,由长安南归,先寄友人一书,其中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踌躇满志之状跃然纸上。适为李绅所见,作诗批评:“十载长安方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章孝标大惭拜谢赐教。太和年间曾为山南道从事,试大理寺评事,终秘书省正字。有诗集一卷。韦庄编的《又玄集》录其《归海上
猜你喜欢

是日因游春谷园池复以所分题五平韵赋六言五首·其四

飞絮帽檐风软,落花酒面春香。

蛙噪野塘残水,莺啼远树斜阳。

(0)

游法华瑶阜蜃洞以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分韵余既有作复各赋古诗一以纪游事·其五

芳时不游适,真可谥以愚。

得失愁鸡虫,百岁良区区。

卿法自用卿,吾亦自忘吾。

狂歌杂歈些,醉语从嘲呼。

我欲藉落花,长簟毋庸铺。

(0)

友人山房

自笑劳劳尘满襟,羡君卜隐在山深。

清溪过雨知鱼乐,秋汉无云快鹤心。

与世相忘千日酒,谋生甚简一弦琴。

不须物外求知己,明月清风自赏音。

(0)

南郊庆成口号二十首·其四

行门赞唱似吹笙,号诺连珠绕禁城。

五使按临严柝静,夜深初听警场声。

(0)

写怀偶成二首·其一

少不如人奈老何,早衰多病鬓双皤。

无亲可共耕绵上,有子堪同读善和。

妄想不生骑鹤梦,高情时有饭牛歌。

钓游闲事无人见,长剪渔竿短结莎。

(0)

拟长吉十二月乐辞.七月

商旗稍西指,赤帜方痴停。

馀霞散虾尾,净宇浮鱼鳞。

羽梁驾查渚,绮屋开蓉城。

轻霏洗空绿,一叶敲凉声。

綀帷掩尘扇,壮士心空惊。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