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园劫后再来兴,耿耿犹存塔院灯。
三市绕完无认得,出门唯识饭头僧。
祇园劫后再来兴,耿耿犹存塔院灯。
三市绕完无认得,出门唯识饭头僧。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古老街道上的感受,充满了历史的沧桑与深沉的思考。"祇园劫后再来兴,耿耿犹存塔院灯",开篇即以“祇园”这一佛教圣地的意象,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延续。"劫后"二字,既指自然或人为灾难后的重生,也暗含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耿耿犹存塔院灯"则以一盏孤灯照亮塔院,象征着在历史长河中,尽管繁华已逝,但文化与信仰的光芒依然闪烁,给人以希望与慰藉。
接下来的两句"三市绕完无认得,出门唯识饭头僧",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历史感和孤独感。"三市绕完无认得",意味着诗人绕过曾经繁华的市场,如今却一片荒凉,物是人非,让人感到深深的失落与迷茫。"出门唯识饭头僧",则通过遇见一位认识的僧侣,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有熟悉的面孔,也难以找到心灵的慰藉,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寻求精神寄托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面对历史沧桑时的孤独与思考,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
鶢鶋集鲁门,不乐钟鼓养。
鹦鹉虽人言,常有陇山想。
桑扈啄场粟,得食自俯仰。
岂愿为燕雀,处君高堂上。
笼禽厚予食,虽饱神不王。
谢安卧东山,不慕为晋相。
马援困浪泊,乃悔为汉将。
将相岂不佳,达者非所望。
中原昔龙战,三顾起葛亮。
尽瘁五丈原,躬耕失高尚。
圣人志行道,固不计得丧。
蜚鸿已贻辱,衰凤复腾谤。
归对山梁雉,时哉发叹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