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先太傅宁远伯传敬赋长律十四韵》
《读先太傅宁远伯传敬赋长律十四韵》全文
清 / 李锴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有汉推猿臂,前朝重虎臣。

茧丝宁作障,执秩足其民。

半壁凭榰柱,群陬失抚循。

蛮氛裁左戢,羌事复西论。

雷火先声疾,乾坤血战频。

竞传边立靖,敢信策称神。

维嬖疑诛赏,论功屡屈伸。

直将成贝锦,谁肯恤劳薪。

献纳更三相,权衡赖一人。

廉颇容善饭,新息偶全身。

异代山河改,王家典籍新。

语方崇起剪,名竟躐甘陈。

小子诚无赖,穷年不自振。

匣中遗故剑,每夜泣风尘。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锴对先太傅宁远伯的传记进行感怀,以长律十四韵的形式表达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感慨。

首先,“有汉推猿臂,前朝重虎臣”,开篇即以“猿臂”和“虎臣”来赞美宁远伯的勇猛和才能,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他的非凡之处。

接着,“茧丝宁作障,执秩足其民”,通过“茧丝”这一比喻,表达了宁远伯在治理国家时的智慧与能力,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半壁凭榰柱,群陬失抚循”,这里运用了“支柱”和“抚循”的对比,形象地展现了宁远伯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稳定局势的英雄气概。

“蛮氛裁左戢,羌事复西论”,描述了宁远伯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智慧与策略,成功地平定了边疆的纷争。

“雷火先声疾,乾坤血战频”,通过“雷火”和“血战”的对比,突出了宁远伯在战争中的英勇与果敢。

“献纳更三相,权衡赖一人”,赞扬了宁远伯在政治决策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以及他对于国家治理的贡献。

“廉颇容善饭,新息偶全身”,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宁远伯宽容大度、保全自身的同时也维护国家利益的赞赏。

“异代山河改,王家典籍新”,指出尽管时代变迁,但宁远伯的功绩和精神依然被后人铭记,影响深远。

“语方崇起剪,名竟躐甘陈”,表达了对宁远伯崇高品德和卓越功绩的推崇,同时也暗含对后世评价的反思。

最后,“小子诚无赖,穷年不自振。匣中遗故剑,每夜泣风尘”,诗人以自谦之词,表达了自己虽无才无能,却仍心存敬仰之情,如同宁远伯留下的“故剑”,在风雨飘摇中依然坚守着对英雄的怀念与敬意。

整首诗通过对宁远伯事迹的回顾与赞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与敬仰,也体现了对英雄主义精神的颂扬,以及对个人品格与国家责任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李锴
朝代:清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猜你喜欢

送杨参议三首·其一分韵得红字

白露下将夕,天宇生凉风。

之子有所适,告别何匆匆。

群公尽祖送,飞盖凌长空。

停骖泺水曲,列宴历亭中。

秋容澹觞酌,高风急丝桐。

酒尽俨将发,斑马何玲珑。

行当释尘鞅,还应挂飞篷。

大江转吴楚,重山入天丛。

锦城有佳色,浣溪有遗踪。

访古遂舒啸,观风足从容。

坐令全蜀俗,解与邹鲁同。

兹游岂云易,两情若为通。

翘首迟归雁,应是春花红。

(0)

仁安堂诗为任敬立赋八章

奕奕高堂,丽于城隅。有植其?,有列其书。

高堂奕奕,既闲且殖。展矣君子,秉心之德。

其心伊何,相人予均。其德伊何,侯利安于民。

民之颠沛,维予之殆。民之憯憯,维予之瘁。

民之瘁矣,予胡宁居。言遄赴之,弗步而趋。

民乃定矣,予心则夷。维予心之夷,曷报曷施。

帝怀康靖,弗懈夙夜。孰遏其升,不显在下。

南有松柏,以柱以楹。聿观尔升,诞惠厥宁。

(0)

题溧阳两王先生归荣图·其一

壮岁青云雁序分,白头归里更情亲。

一门寿俊联双璧,海内于今见几人。

(0)

胡祭酒食葵而病戏用奉简兼谢惠蔬·其一

雨后畦蔬嘉可观,忽闻憔悴卧幽轩。

非是安心无妙法,谁教放手刈葵根。

(0)

题五清小画·其二

山林含古翠,萧爽水亭虚。

岂乏幽栖者,临清此玩鱼。

(0)

长沙三咏·其三马王宫

君王全盛日,宫殿此沈沈。

歌舞无人见,唯馀钟梵音。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屈大均 王世贞 刘克庄 苏轼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