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南有崇山,山上多浮云。
静闻微雨至,寂寂在西轩。
旷然无所怀,端坐复何言。
不知春向深,况知贱与贫。
维南有崇山,山上多浮云。
静闻微雨至,寂寂在西轩。
旷然无所怀,端坐复何言。
不知春向深,况知贱与贫。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时的内心感受。首句“维南有崇山,山上多浮云”以崇山和浮云起笔,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脱凡俗的意境。接着,“静闻微雨至,寂寂在西轩”描述了雨声轻轻敲打窗户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诗人通过“旷然无所怀,端坐复何言”表达了内心的平静与淡泊,似乎外界的一切纷扰都与他无关,他只是静静地坐着,无言以对。
后两句“不知春向深,况知贱与贫”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在说,他不知道春天已经深入,也不在意自己的贫贱地位。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和对物质的淡漠。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之美。
檐铃风过,昵昵闺中语。
月上海东峰,冷光浸、澄清玉宇。
幽人此际,轻步绕回廊;
蛙鸣沼,鸦翻树,露滴松梢雨。
芦花粗老,也学杨花絮。
衮衮趁流尘,半沾泥、半飘陌路。
不须看觑,且自买芳尊;
巴觎曲,婆娑舞,醉饮朝还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