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端不及处,精神殊可掬。
靡靡听谈玄,六月添重服。
毫端不及处,精神殊可掬。
靡靡听谈玄,六月添重服。
这首诗名为《墨竹》,是宋代僧人释智愚所作。诗中通过描绘墨竹的细节,传达出一种深沉而生动的艺术感受。"毫端不及处"赞美了墨竹的精细之处,即使是最细微的地方也展现出高超的技艺;"精神殊可掬"则强调了竹子的精神风貌,仿佛能感受到其坚韧不屈的生命力。接下来的"靡靡听谈玄"可能是在暗示听者被竹子的精神所感染,甚至在炎热的六月也能感到仿佛增加了厚重的衣物般的敬意。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墨竹艺术和精神的深深赞赏。
拥孤衾,正朔风凄紧,毡帐夜生寒。
春梦无凭,秋期又误,迢递烟水云山。
断肠处、黄茅瘴雨,恨骢马、憔悴只空还。
揉翠盟孤,啼红怨切,暗老朱颜。
堪叹扬州十里,甚倡条冶叶,不省春残。
蔡琰悲笳,昭君怨曲,何预当日悲欢。
谩赢得、西邻倦客,空惆怅、今古上眉端。
梦破梅花,角声又报春阑。
冰弦语。
在竹树、院落深深处。
当年野草闲花,何许浮云飞絮。
征鸿止止,纵汗漫、游人远回顾。
迟琼楼、五色帘开,唤醒玄鹤飞舞。
何事梦断湖山,尚九里松声,八月潮怒。
三十年余池台泪,应不为、花奴羯鼓。
想天上,群仙老矣,其比似,人间更愁苦。
倩画阑、留住西风,莫教愁入云去。
溪翁琴皆浙音,故云。
雾罥觚棱,尘侵团扇,恨满哀弹倦理。
控雨笼云,共闲情孤倚。
敛娥黛、怕似流莺历历,惹得玉锁琼碎。
可惜阑干,但苔花沈穗。
算天音、不入人间耳。
何人谩、裛损青衫泪。
不是旧谱都忘,厌新腔娇脆。
多生不得丹青意,重来又、花锁长门闭。
到夜永、笙鹤归时,月明天似水。
九华惊觉,又偷承雨露,羞匀春色。
岸蓼汀苹成色界,未必天香人识。
粉涴脂凝,霜销雾薄,娇颤浑无力。
黄昏月掩,山城那更闻笛。
应是未了尘缘,重来迟暮,草草西风客。
莺燕无情庭院悄,愁满阑干苔积。
宫锦尊前,霓裳月下,梦亦无消息。
嫣然一笑,江南如此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