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彭泽令,从借剡溪居。
水漫众流会,山连夜径疏。
闭关非避世,为道久忘书。
乍惬幽栖趣,永欣尘鞅除。
缅怀彭泽令,从借剡溪居。
水漫众流会,山连夜径疏。
闭关非避世,为道久忘书。
乍惬幽栖趣,永欣尘鞅除。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周行己迁居柳市后的内心感受与生活状态。首句“缅怀彭泽令,从借剡溪居”中,“彭泽令”指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他曾任彭泽县令,后辞官归隐,借居于剡溪,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和追忆。“水漫众流会,山连夜径疏”描绘了迁居后周围的自然环境,水流汇聚,山色朦胧,夜路稀疏,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闭关非避世,为道久忘书”则表明诗人虽闭门不出,但并非逃避世俗,而是追求内心的修行与道义,甚至已经忘记了日常的书籍阅读,强调了精神层面的追求。“乍惬幽栖趣,永欣尘鞅除”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尘嚣、幽静栖息生活的满足与喜悦,以及对摆脱世俗束缚的欣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个人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新环境中找到的精神自由与宁静。
世事何堪问。念椿庭、一官寄迹,终归无定。
廿载匏悬贫转累,赢得霜痕满鬓。
只手板、消磨相證。
毕竟有谁能点铁,叹空炊、无米慈劳甚。
长太息,恹恹病。离家以后难消恨。
走天涯、儿女身世,从人行径。
回忆孩提真乐趣,二十馀年一瞬。
常漫把、思亲泪揾。
何日归宁偿我愿,效斑衣、舞彩承欢景。
心切切,梦难稳。
第五桥边去。绕横堤、残山剩水,柳髡如许。
我与西湖初识面,风景凄清细数。
有几带、望中烟树。
岳鄂王坟苏小墓,信英雄儿女分千古。
移画舫,向何所。水天别映孤山路。
放中流、斜阳影淡,一枝柔橹。
乍听钟声风外落,知在云深深处。
又背转、苹洲菱渚。
留得残荷依弱盖,可怜红、犹作凌波步。
闲意态,问鸥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