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寒池面结冰花,谁识吴姬张丽华。
待到黄昏斜月吐,暗香疏影属林家。
夜寒池面结冰花,谁识吴姬张丽华。
待到黄昏斜月吐,暗香疏影属林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探梅的画面。开篇“夜寒池面结冰花,谁识吴姬张丽华”两句,从冷清的自然景象转向人事,将池塘结冰与古代美女吴姬、张丽华的名字相联系,既描绘了严冬之境,也隐喻着探梅者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待到黄昏斜月吐,暗香疏影属林家”两句,则转向探梅的情景。在等待傍晚时分,斜月初升之际,那幽静的梅花香气和稀疏的树影似乎都属于那隐逸的林家。这里的“黄昏斜月”营造了一种恬静的氛围,而“暗香疏影”则深化了探梅者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联想的手法,既展现了冬日探梅的独特情趣,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往美好的追忆,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吴兴佳山水,远近蓄清光。
苕峣金盖峰,秀色独苍苍。
烟云互出没,草木生风香。
长桥接回溪,积石倚崇冈。
樵渔识径幽,于以乐深藏。
击鲜列鲂鲤,启翳理松篁。
晨雨况可锄,春泉亦堪湘。
既以长孙子,所愿安是乡。
嗟哉风尘中,何由得徜徉。
赵君钟神秀,挥洒发奇章。
卷图思旧游,掩抑不能忘。
白云深,白云深,白云飞来知我心。
笑看触石起肤寸,斯须变作漫天阴。
山人驱云飞出牖,一道龙光射南斗。
大星落落小星明,万物区区等刍狗。
举手招归怀抱里,三日颠风吹不起。
怒排雨脚走空来,卷入银河一泓水。
四野纷纷未倒戈,其奈山人不出何。
有时乘云钓东海,世上空寻张志和。
万松岭上云如絮,天赐山人作霖注。
明朝说与云中君,白云之楼是常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