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桓自昔号毡乡,历代相传古战场。
女直后曾开节镇,炎刘原此建封疆。
风沙终日常如雾,草木迎秋便怕霜。
走狗飞鹰人去远,天边惟见碛云黄。
乌桓自昔号毡乡,历代相传古战场。
女直后曾开节镇,炎刘原此建封疆。
风沙终日常如雾,草木迎秋便怕霜。
走狗飞鹰人去远,天边惟见碛云黄。
这首诗描绘了乌桓地区的历史与自然景观,以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战略地位。首句“乌桓自昔号毡乡”点明了乌桓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游牧民族的居住地,以毡房为住所。接着,“历代相传古战场”暗示这里曾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的战争频繁发生。
“女直后曾开节镇,炎刘原此建封疆”两句,提到了乌桓地区在女真族(即金朝)和汉朝(炎刘)时期的军事管理与领土控制,显示出其在中原王朝边防中的重要性。
“风沙终日常如雾,草木迎秋便怕霜”描绘了乌桓地区的自然环境,常年风沙弥漫,秋季来临时草木开始凋零,暗示了这里的气候条件对生活的影响。
“走狗飞鹰人去远,天边惟见碛云黄”则通过动物的活动和天空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乌桓地区的辽阔与荒凉,同时也暗示了这里人烟稀少,只有远处的黄云与天边相接,给人一种空旷而苍茫的感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乌桓地区的自然风光和历史变迁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和战略价值,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这片土地的深沉感慨。
夜色凉水如,中庭薤簟铺。
微风来短榻,皎月挂高梧。
树润因过雨,荷圆乍有珠。
名茶分玉盏,宝篆枭金炉。
地僻心常静,诗多兴未孤。
閒谈挥麈尾,联句戛冰壶。
竹影时浓淡,兰香和有无。
携琴弹落雁,倚枕听啼蛄。
蛙鼓回环奏,瓶笙断续呼。
况当幽境在,自免俗尘拘。
此叶可勿扫,留待款重阳。
美人迢递秋水,露白更葭苍。
百辈推排欲尽,万古消沈向此,醉睡复何乡。
篱菊亦憔悴,弄影一丝黄。济无楫,飞无羽,渡无梁。
一楼突兀眼底,诗界尚金汤。
稍喜群贤毕至,非我佳人莫解,九辨费篇章。
寄谢旧时雁,寥廓已高翔。
重闱萱悴。守零丁孤鹤,期延华脉。
撤手人天千万里,衣德书香谁述。
药圃将雏,糠灯翼卵,一发千钧责。
鹃啼霜冷,几多心事难白。
却喜秀挺孙枝,留贻片石,交付知珍惜。
记取传家承赐砚,莫负先灵凭式。
海月销金,溪云割玉,铭蚀苔花碧。
范乔遗典,令人回首萧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