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疑阻南服,江汉朝东溟。
巴陵山泽会,烟雨长晦冥。
风交广漠野,云起荡天经。
荒忽洞一气,焉扬帝子灵。
坐销积雾白,稍见君山青。
波下辰阳渚,秋来襄郢坰。
澹余千里客,城观此孤停。
奄落西陵日,馀阴横洞庭。
《咸池》行复奏,倚待与谁聆。
衡疑阻南服,江汉朝东溟。
巴陵山泽会,烟雨长晦冥。
风交广漠野,云起荡天经。
荒忽洞一气,焉扬帝子灵。
坐销积雾白,稍见君山青。
波下辰阳渚,秋来襄郢坰。
澹余千里客,城观此孤停。
奄落西陵日,馀阴横洞庭。
《咸池》行复奏,倚待与谁聆。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登岳阳楼的壮观景象和深沉情感。开篇“衡疑阻南服,江汉朝东溟”以磅礴之势,描绘出南方地域辽阔,长江与汉水汇入东海的壮丽图景,隐喻着诗人内心对广阔世界的向往与追求。接着,“巴陵山泽会,烟雨长晦冥”则将视线聚焦于巴陵之地,烟雨蒙蒙,天地一片晦暗,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深的氛围。
“风交广漠野,云起荡天经”两句,通过风与云的动态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雄浑与壮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激荡与不羁。接下来,“荒忽洞一气,焉扬帝子灵”则转向对历史与文化的追思,帝子灵的传说在荒茫天地间回响,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
“坐销积雾白,稍见君山青”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积雾消散,君山在阳光下显现出一抹青绿,象征着希望与新生。随后,“波下辰阳渚,秋来襄郢坰”则将视角拉远,描述了湖面波光粼粼,远处的辰阳渚与秋日的襄郢郊野,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
“澹余千里客,城观此孤停”表达了诗人作为远方客人的孤独与感慨,面对岳阳楼这一历史遗迹,不禁思绪万千。最后,“奄落西陵日,馀阴横洞庭”描绘了夕阳西下,余晖洒满洞庭湖面的景象,而“《咸池》行复奏,倚待与谁聆”则以古代乐曲《咸池》的演奏,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知音难觅的感慨,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深邃的哲思。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雨中岳阳楼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佳作。
古道坚胶漆。记吾乡、旧时遣老,曾图三益。
今日射陵传四友,也倩虎头妙笔。
细写出、苍然颜色。
蓦向华筵披画卷,只两人、是我曾相识。
菉园老,东皋客。滋庵中表亲情密。
忆当年、两家名父,交欢尤剧。
转眼荒坟馀宿草,那禁泪零沾臆。
又惹得、王郎于邑。
指示图中稽叟像,痛此公、今亦重泉隔。
都休听,山阳笛。
高阁书还捲。任读残、五车六库,客怀难遣。
半世道途成底事,扪足泪痕惊泫。
叹如此、手胝重茧。
欲问桑田何处是,总茫茫、沧海无时浅。
甚日也,愁眉展。先人作赋名殊显。
每投人、膏盲药石,胜于卢扁。
今日谁怜任昉后,云是景升豚犬。
亦自分、鞭笞未免。
只有汪伦时醉我,昨相逢、脱裤为余典。
话夜半,红灯剪。
环佩临风,楼台写影,咫尺璇源路近。
秋色共、湖光无际,疏香背、冷雨暗引。
记年年、翠陌笼鞭,是几度、神往菰芦深隐。
算冷眼云山,忘机鸥鹭,省识吟边幽恨。
忽漫飞尘惊掠鬓。怕水佩风襟,旧情难问。
芳时换、哀蝉曲破,花梦短、野鸳睡稳。
袅空烟、复道垂杨,望太乙仙舟,归期难准。
剩泣露敧槃,飘零铅泪,悄共铜仙偷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