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接荒城,沙昏断浦。倚危栏、江天欲暮。
六花纷绕,扑面更沾衣,难挥去。似我离情最苦。
兽烟不断,貂锦添寒,恰又是、潮生风怒。
素车白马,人道子胥魂,公莫舞。一醉愁销万古。
山接荒城,沙昏断浦。倚危栏、江天欲暮。
六花纷绕,扑面更沾衣,难挥去。似我离情最苦。
兽烟不断,貂锦添寒,恰又是、潮生风怒。
素车白马,人道子胥魂,公莫舞。一醉愁销万古。
这首《厌金杯·吴山雪望》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词人沈谦所作,描绘了在大雪覆盖的吴山之巅,眺望江天的凄美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情感。
开篇“山接荒城,沙昏断浦”,以壮阔的背景展开,山与城相连,沙地昏暗,江边的水路已不清晰,营造出一种苍茫而孤寂的氛围。接着,“倚危栏、江天欲暮”一句,词人独自站在高处,面对即将降临的黄昏,内心的情感似乎也随着日落而愈发沉重。
“六花纷绕,扑面更沾衣,难挥去。似我离情最苦。”六瓣雪花飘洒,不仅落在身上,更仿佛将离别之情深深烙印,难以抹去。这句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兽烟不断,貂锦添寒,恰又是、潮生风怒。”兽烟指的是燃烧的兽皮制成的香烟,貂锦则是貂皮与锦缎的衣物,此处用以形容寒冷与奢华的对比,同时暗示着季节的变化和环境的恶劣。潮生风怒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动荡不安,与前文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
“素车白马,人道子胥魂,公莫舞。”这里借用历史典故,提到伍子胥的故事,以素车白马象征其清白与悲凉的命运,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同情与感慨。同时,“公莫舞”一句,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现实的警醒,暗示着不应轻率行事,应有深刻的人生思考。
最后,“一醉愁销万古。”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愁绪,但这种解脱是短暂的,愁绪如同万古长存,难以彻底消除。这句话表达了词人对人生无常、愁苦难消的深刻感悟。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词人在面对自然与人生的复杂情境时的思绪与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历史人物的缅怀,更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歌咽翠眉低。
湖船客、尊酒谩重携。
正断续齐钟,高峰南北,飘零野褐,太乙东西。
凄凉处,翠凉处,翠连松九里,僧马溅障泥。
葛岭楼台,梦随烟散,吴山宫阙,恨与云齐。
灵峰飞来久,飞不去,有落日断猿啼。
无限风荷废港,露柳荒畦。
岳公英骨,麒麟旧冢,坡仙吟魄,莺燕长堤。
欲吊梅花无句,素壁慵题。
汉家糜粟诏,将不醉、饱生灵。
便收拾银瓶,当垆人去,春歇旗亭。
渊明权停种秫,遍人间,暂学屈原醒。
天子宜呼李白,妇人却笑刘伶。
提葫芦更有谁听。
爱酒已无星。
想难变春江,蒲桃酿绿,空想芳馨。
温存鸬鹚鹦鹉,且茶瓯淡对晚山青。
但结秋风鱼梦,赐酺依旧沈冥。
晓莺催起。
问当年秀色,为谁料理。
怅别后、屏掩吴山,便楼燕月寒,鬓蝉云委。
锦字无凭,付银烛、尽烧千纸。
对寒泓静碧,又把去鸿,往恨都洗。
桃花自贪结子。
道东风有意,吹送流水。
谩记得当日、心嫁卿卿,是日暮天寒,翠袖堪倚。
扇月乘鸾,尽梦隔、婵娟千里。
到嗔人、从今不信,画檐鹊喜。
望紫云翁,启明在东,长庚在西。
但空有寸心,荆州江汉,未能百里,弱水沙黎。
菊底秋深,樵边信至,一曲阳春草木知。
长吟咏,觉声如韩操,骨似陶诗。
不应鬓发能稀。
七十寿强如六十耆。
想高谈倾坐,风斯下矣,微辞漱物,清且涟漪。
谩说磻翁,休夸淇叟,用舍行藏各有时。
真修养,有近思家学,字字参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