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岑寂。只梅花送我,数苞新坼。
想半旬、风雨疏疏,纵涂粉匀脂,未忺妆额。
几点猩红,早掩尽、夭桃颜色。
叹当年艳质,岁晚素心,怎忍轻掷。
凄凉断踪吴国,对虚窗坠月,应更相忆。
趁晓寒、飞梦罗浮,效比翼珍禽,拣枝栖息。
荏苒春回,怕听取、南楼残笛。
待缄题、寸书寄与,又迟数驿。
故园岑寂。只梅花送我,数苞新坼。
想半旬、风雨疏疏,纵涂粉匀脂,未忺妆额。
几点猩红,早掩尽、夭桃颜色。
叹当年艳质,岁晚素心,怎忍轻掷。
凄凉断踪吴国,对虚窗坠月,应更相忆。
趁晓寒、飞梦罗浮,效比翼珍禽,拣枝栖息。
荏苒春回,怕听取、南楼残笛。
待缄题、寸书寄与,又迟数驿。
这首诗名为《望梅·和碧山》,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汪东所作。诗人以梅花为引子,描绘了一幅故园寂静的画面,梅花独自绽放,象征着孤独和坚韧。他感叹梅花虽美,却在风雨中独自承受,未得人欣赏,暗示了自己境遇的孤寂。
接着,诗人将梅花与夭桃相比,赞美梅花的鲜艳色彩和素雅品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他追忆过去,惋惜那些曾经的繁华不再,暗示了时光的无情流逝。
诗中融入了吴国的历史背景,以月亮和虚窗为意象,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他想象自己如同比翼鸟般飞向罗浮山,希望能与亲人共享春光,但现实却是春回而人未归,只能在梦中相会。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春天归来却听不到南楼笛声的遗憾,以及想要寄书传情却又路途遥远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故园和亲人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