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云覆西郊,气象凄以冽。
夜雨朝不止,冰霰相缠结。
南堂何萧条,散秩坐超忽。
颓然附炉炭,两髁冷如铁。
俯念田家苦,罹此寒事切。
北风卷平野,茅屋左右穴。
驱牛入门去,爨下火明灭。
场功始云毕,贫不具衣褐。
况无酒与羔,岁时相劳悦。
高咏七月诗,伤哉愁心折。
愁云覆西郊,气象凄以冽。
夜雨朝不止,冰霰相缠结。
南堂何萧条,散秩坐超忽。
颓然附炉炭,两髁冷如铁。
俯念田家苦,罹此寒事切。
北风卷平野,茅屋左右穴。
驱牛入门去,爨下火明灭。
场功始云毕,贫不具衣褐。
况无酒与羔,岁时相劳悦。
高咏七月诗,伤哉愁心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郊居时遭遇连日阴雨,天气寒冷的景象。"愁云覆西郊,气象凄以冽",开篇即渲染出压抑而清冷的气氛。"夜雨朝不止,冰霰相缠结",细致刻画了雨雪交加的恶劣气候,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忧虑。
南堂的景象显得萧瑟空荡,诗人独自闲坐,"散秩坐超忽",流露出孤独和无所事事的落寞。他靠近炉火取暖,但"两髁冷如铁",形象地写出寒意之深。诗人同情田家农夫在这样的严寒中艰辛劳作,"俯念田家苦,罹此寒事切",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接着,诗人描述了茅屋破败,北风吹过田野,"北风卷平野,茅屋左右穴",显示出生活的贫困和自然环境的艰苦。田家的生活艰难,"场功始云毕,贫不具衣褐",连基本的衣物都无法保暖,更别提节日的庆祝。
最后,诗人借《七月》之诗抒发感慨,"高咏七月诗,伤哉愁心折",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民疾苦的深深哀叹,以及自己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心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何人移得在禅家,瑟瑟枝条簇簇霞。
争那寂寥埋草暗,不胜惆怅舞风斜。
无缘影对金尊酒,可惜香和石鼎茶。
看取老僧齐物意,一般抛掷等凡花。
忍委芳心此地开,似霞颜色苦低回。
风惊少女偷香去,雨认巫娥觅伴来。
今日独怜僧院种,旧山曾映钓矶栽。
三清上客知惆怅,劝我春醪一两杯。
露香如醉态如慵,斜压危阑草色中。
试问更谁过野寺,无憀徒自舞春风。
兰缸尚惜连明在,锦帐先愁入夏空。
一日几回来又去,不能容易舍深红。
枝枝交影锁长门,嫩色曾沾雨露恩。
凤辇不来春欲尽,空留莺语到黄昏。
水殿年年占早芳,柔条偏惹御炉香。
而今万乘多巡狩,辇路无阴绿草长。
玉楼烟薄不胜芳,金屋寒轻翠带长。
公子骅骝往何处,绿阴堪系紫游缰。
嫩叶初齐不耐寒,风和时拂玉栏干。
君王去日曾攀折,泣雨伤春翠黛残。
微黄才绽未成阴,绣户珠帘相映深。
长恨早梅无赖极,先将春色出前林。
隋家堤上已成尘,汉将营边不复春。
只向江南并塞北,酒旗相伴惹行人。
陌上河边千万枝,怕寒愁雨尽低垂。
黄金穟短人多折,已恨东风不展眉。
百媚城中一个人,紫罗垂手见精神。
青琴仙子长教示,自小来来号阿真。
七尺发犹三角梳,玳牛独驾长檐车。
曾城自有三青鸟,不要莲东双鲤鱼。
花恨红腰柳妒眉,东邻墙短不曾窥。
犹怜最小分瓜日,奈许迎春得藕时。
自等腰身尺六强,两重危鬓尽钗长。
欲熏罗荐嫌龙脑,须为寻求石叶香。
别起青楼作几层,斜阳幔卷鹿卢绳。
厌裁鱼子深红缬,泥觅蜻蜓浅碧绫。
诈嫌嚼贝磨衣钝,私带男钱压鬓低。
不独邯郸新嫁女,四枝鬟上插通犀。
可羡罗敷自有夫,愁中漫捋白髭须。
豹钱骢子能擎举,兼著连干许换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