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佞阴柔结主欢,月堂曾致几家残。
朝廷共庆遗贤少,宰相谁知识字难。
乌鹊可真巢大理,哥奴何止作郎官。
满前枳棘君知否,身死宁能免斲棺。
便佞阴柔结主欢,月堂曾致几家残。
朝廷共庆遗贤少,宰相谁知识字难。
乌鹊可真巢大理,哥奴何止作郎官。
满前枳棘君知否,身死宁能免斲棺。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晋对唐朝宰相李林甫的讽刺。首句“便佞阴柔结主欢”批评李林甫善于迎合,手段狡猾以取悦唐玄宗。次句“月堂曾致几家残”暗示他通过排挤他人,使许多官员遭殃。“朝廷共庆遗贤少”暗指朝中人才被他排斥,只剩少数庸才。“宰相谁知识字难”讽刺李林甫虽然不学无术,却位居高位。“乌鹊可真巢大理”比喻权臣占据高位,如同乌鸦占据凤凰的栖息之所。“哥奴何止作郎官”进一步讽刺他的亲信小人得到过分的提拔。“满前枳棘君知否”比喻朝廷充满荆棘,暗示政治环境恶劣。“身死宁能免斲棺”预言李林甫的结局,即使身死,其恶名仍难以消除。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辛辣的笔触揭示了李林甫的权谋与专横,以及他对朝廷造成的负面影响,表达了作者对时政的忧虑和对贤良之士被压抑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