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主曾闻杀画师,画师何足定妍媸。
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汉主曾闻杀画师,画师何足定妍媸。
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刘献廷所作的《王昭君二首(其二)》。诗中通过讲述汉主因画师之言而错判王昭君美貌的故事,表达了对昭君命运的惋惜和对画师无端影响他人命运的批评。首句“汉主曾闻杀画师”暗示了画师毛延寿因画技不佳,未能真实反映出王昭君的美貌,导致她被冷落的命运;次句“画师何足定妍媸”进一步强调了外在评价并非判断美丑的唯一标准。后两句“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则揭示了宫中美女众多,但昭君的才貌未被真正赏识,她的悲剧性结局只有当事人自己和历史才能见证。整体而言,这首诗寓言性强,借古讽今,具有深刻的内涵。
层峦矗空寒玉立,老树含春翠云湿。
几处人家院落闲,孤舟野渡溪流急。
东风游赏知何人,蹇驴龙钟酒半醺。
葛巾润透林梢露,诗担斜冲石径云。
豪吟不尽闲中趣,笑指前山更容与。
初疑踏雪孟浩然,又似寻芳杜工部。
半幅新图一段幽,水光山色共悠悠。
粉闱公暇日披拂,遥认故园天际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