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帝王都,赫赫走群彦。
嗟汝独何为,闭门观物变。
微物岂足观,汝独观不倦。
牵牛与葵蓼,采摘入诗卷。
吾闻东山傅,置酒携燕婉。
富贵未能忘,声色聊自遣。
汝今又不然,时节看瓜蔓。
怀宝自足珍,艺兰那计畹。
吾归于汝处,慎勿嗟岁晚。
煌煌帝王都,赫赫走群彦。
嗟汝独何为,闭门观物变。
微物岂足观,汝独观不倦。
牵牛与葵蓼,采摘入诗卷。
吾闻东山傅,置酒携燕婉。
富贵未能忘,声色聊自遣。
汝今又不然,时节看瓜蔓。
怀宝自足珍,艺兰那计畹。
吾归于汝处,慎勿嗟岁晚。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也称苏东坡)所作,名为《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其一)。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含蓄,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态度和情感寄托的深刻思考。
"煌煌帝王都,赫赫走群彦。" 这两句开篇便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一座繁华的帝都与其周围林立的高大建筑,反映出作者对历史的沉思和对现实的观察。
"嗟汝独何为,闭门观物变。" 这两句则转向内心,表现了诗人对于外界变化的淡然态度,以及他选择了退隐于世事之外,静观万象变迁的心境。
接下来的 "微物岂足观,汝独观不倦。牵牛与葵蓼,采摘入诗卷。" 描写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细小事物的关注和欣赏,以及将这些感受融入诗歌之中的情景。
至于 "吾闻东山傅,置酒携燕婉。富贵未能忘,声色聊自遣。汝今又不然,时节看瓜蔓。" 这几句,则是对友人东山傅的记忆,以及自己对于财富和荣耀的态度进行了对比。诗中透露着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明志。
最后 "怀宝自足珍,艺兰那计畹。吾归于汝处,慎勿嗟岁晚。" 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中的真正宝贵事物的珍视,以及对时间流逝的警觉和提醒。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出苏轼特有的文学风格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