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杨柳渡,马首散秋声。
万雉云连水,三江雨洗兵。
楼台横战垒,箫鼓动严城。
未见爰居下,波涛夜不惊。
秋风杨柳渡,马首散秋声。
万雉云连水,三江雨洗兵。
楼台横战垒,箫鼓动严城。
未见爰居下,波涛夜不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江边的画面,以"秋风杨柳渡"起笔,展现了渡口边杨柳在秋风中摇曳的景象,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马首散秋声"则通过马匹的动态,进一步传递出秋日行军或旅途中的声音,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万雉云连水,三江雨洗兵"两句运用了夸张和象征手法,雉堞(城墙上的矮墙)如云般密集,与江水相连,象征着战争的痕迹已被雨水冲刷,暗示着和平的到来。"三江"可能指长江及其支流,寓意广阔的地域。
"楼台横战垒,箫鼓动严城"写出了昔日战场如今已变为楼台,战垒成为遗迹,而箫鼓声在严整的城市中回荡,透露出一种从紧张到宁静的转变,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未见爰居下,波涛夜不惊"表达了诗人对安宁生活的期待,希望百姓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安居乐业,夜晚的江面不再因战乱而惊扰,展现出诗人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总的来说,这首《江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性的表达,展现了从战乱到和平的变迁,以及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深深向往。
岱云东浮日西晻,下有畸人事铅椠。
忽来青鸟衔尺书,月入轩棂灯吐燄。
别子三年断音问,敝裘白发空冉冉。
引领常睎函谷关,停骖尚忆终南广。
濒行把酒送余去,重来何日当分陕。
腐儒衰老岂所望,感此深情刻琬琰。
担簦百舍不自量,可能再上三峰险。
君家贤甥与令嗣,舞雩归咏同曾点。
尚论千秋品并堪,以吾一日年犹忝。
期君且复慰离愁,勿向流光悲荏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