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戎度量大,六二坤直方。
好士常仄席,疾恶如探汤。
威名在夷虏,功烈纪太常。
臧孙自有后,何必谏如棠。
元戎度量大,六二坤直方。
好士常仄席,疾恶如探汤。
威名在夷虏,功烈纪太常。
臧孙自有后,何必谏如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过所作,通过“张几仲被召还朝”这一背景,描绘了元帅张几仲的度量宏大、喜好贤才、疾恶如仇的形象,以及他的威名远播、功勋卓著。同时,诗人也借用了杜甫的诗意,表达了对张几仲的敬仰之情。
诗中“元戎度量大,六二坤直方”,赞扬张几仲的胸怀宽广,行事正直。接着,“好士常仄席,疾恶如探汤”则描绘了他礼贤下士、嫉恶如仇的性格特点。然后,“威名在夷虏,功烈纪太常”进一步强调了张几仲的赫赫声威和丰功伟绩。最后,“臧孙自有后,何必谏如棠”以臧孙的故事隐喻,表达了对张几仲后继有人的期待,同时也暗含了对张几仲忠诚与智慧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张几仲形象的刻画,展现了其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其的深厚情感和高度评价。
湖水平春色,名园接杳微。
轻风生翠影,细雨醒香霏。
意足休嫌野,身閒不受鞿。
隔舟多妓女,歌逐片云飞。
前日雨声无一滴,官河不堪行小舟。
只因连夜云送雨,轩窗处处留清幽。
人心不同分好恶,阴晴无准言妄吐。
杜陵曾赋贫交行,岂是今人不如古。
古人今人莫预愁,皇天念民耕西畴。
翻手覆手言俄顷,功过只须付毛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