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候馆度芳春,暗惜韶光过眼新。
草色入帘閒白昼,花阴满地隔红尘。
从知处世若大梦,何用浮名绊此身。
十里湖边三亩宅,青山应笑未归人。
萧条候馆度芳春,暗惜韶光过眼新。
草色入帘閒白昼,花阴满地隔红尘。
从知处世若大梦,何用浮名绊此身。
十里湖边三亩宅,青山应笑未归人。
这首明代诗人于谦的《春昼》描绘了一幅清幽而略带寂寥的春日景象。首句“萧条候馆度芳春”以候馆的冷清和春天的繁华形成对比,流露出淡淡的孤寂感。次句“暗惜韶光过眼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悄然惋惜,春光如梭,转瞬即逝。
第三句“草色入帘閒白昼”通过写草色映入帘内,展现了春日阳光透过窗户洒落的静谧画面,闲适的白昼时光显得格外悠长。第四句“花阴满地隔红尘”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花阴遮蔽,仿佛与世俗喧嚣相隔,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
后两句“从知处世若大梦,何用浮名绊此身”则转向了诗人的人生感慨,认为人生如梦,不应被虚名所累,表达了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最后一句“十里湖边三亩宅,青山应笑未归人”以景结情,湖边宅院与青山相映,暗示诗人渴望回归自然,而青山似乎也在嘲笑未能归隐的自己。
整体来看,《春昼》是一首寓言式的诗,借景抒怀,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