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买菊叹》
《买菊叹》全文
明 / 符锡   形式: 古风

世人有钱剩沽酒,笑我无钱还置菊。

酒酣适意虽一时,菊在时堪弄寒馥。

岂知根株一拔不可回,坐使茎叶日瘁令心哀。

唴渠本是东篱伴,何缘开傍黄金台。

君不见牡丹花,东风一夜生锦葩。

沉香词客经品题,芳声美誉流天涯。

又不见青菊蕊,世人有眼那识女。

不如还汝东篱下,老与葛巾作宾主。

(0)
鉴赏

这首《买菊叹》由明代诗人符锡所作,通过对比酒与菊的不同价值和命运,表达了对人生价值取向的深刻思考。

诗中以“世人有钱剩沽酒”起笔,描绘了世俗之人追求短暂欢愉的生活态度,将金钱视为满足即时欲望的工具。接着,“笑我无钱还置菊”一句,诗人自嘲自己因经济条件限制,无法像他人那样购买酒来享受,而是选择种植菊花,体现了其对精神生活和长久之美的追求。

“酒酣适意虽一时,菊在时堪弄寒馥”两句,对比了酒的即时欢愉与菊花的持久香气,前者虽能带来短暂的快乐,但后者则能给予人长久的精神慰藉和审美享受。这种对比强调了精神追求与物质享乐之间的差异,以及后者更为深远的价值。

“岂知根株一拔不可回,坐使茎叶日瘁令心哀”则进一步阐述了物质与精神的不可逆性。一旦失去了精神寄托(如菊花),内心的空虚和哀愁将难以填补。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描述,也暗含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即人们往往过于追求物质财富而忽视了精神层面的需求。

“唴渠本是东篱伴,何缘开傍黄金台”中的“唴渠”是对那些追求权势和富贵的人的讽刺,指出他们本应与自然和谐共处,却偏偏要远离自然,投身于权力的争夺之中。而“东篱”象征着简朴、自然的生活方式,与“黄金台”(比喻权力和财富的中心)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

最后,“君不见牡丹花,东风一夜生锦葩。沉香词客经品题,芳声美誉流天涯”通过牡丹花的例子,强调了自然之美和文化价值的重要性。牡丹花在春风中绽放,不仅吸引了文人的品评,更因其美丽而传遍四方,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

“又不见青菊蕊,世人有眼那识女。不如还汝东篱下,老与葛巾作宾主”则是对前文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宁愿回归自然,与菊花为伴,过着简朴而充实的生活,而不是追求那些表面上的荣耀和富贵。这种选择体现了对真善美价值的坚守,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整体而言,《买菊叹》通过对比酒与菊、牡丹与菊花,以及对世俗价值观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精神生活和自然美的深刻理解与追求,同时也对社会现象进行了委婉的批评。

作者介绍

符锡
朝代:明

江西新喻(今新馀)人。符观子。任明代《韶州府治舆图》一书主编。著作有《童蒙须知韵语》、《颖江渡稿》,撰《韶州府志》十卷。
猜你喜欢

北京八咏·其七卢沟晓月

半轮斜月隐青山,山色微茫马上看。

水际石梁云影淡,沙中茆屋夜灯残。

鸡声唱晓星将落,雀羽翻林露正寒。

举首神京东望近,天边红日上金盘。

(0)

梅花引

层城灵苑上林中,芳菲奇树几多丛。

华滋一一寒圭变,彩艳纷纷朔籁空。

年归淑气新,摇芸动琯尘。

共怜梅花早,迎阳巳逗春。

吐华四照林含英,九衢路玉缀明冰。

悬珠离,零雹布。漂雪影遥沉,随风香远度。

靡靡挂游丝,霏霏杂惊雾。

楼上争落粉,机中妒纨素。

二八三五年,兰心蕙质娴。

采芳惊稚节,抱恨惜馀寒。

相服华挂薄,文衣绣镼单。

顾影下瑶戺,纤手弄娇姿。

双开翠琅牗,四捲绛罗帷。

春风吹梅畏落尽,贱妾坐此敛蛾眉。

琴声吟弄梅花落,镜里容华恐失时。

(0)

小春红梅效徐庾体

风池冰未合,云林叶才彫。

小梅含紫萼,疏英缀青条。

飘香寒谷迥,静影月林遥。

绛雪明玄夜,丹霞凝素朝。

美人惜琼树,纤手抚金翘。

剪彩添花蕊,横枝当绮寮。

春杯酌鹦鹉,夕幌启鲛绡。

鲜妆呈粉艳,醉颊涌红潮。

百和炉烟歇,九枝灯焰消。

窗通罗浮梦,帘隔寿阳娆。

笛奏金将落,琴心弄未调。

芳华谁与问,秀色自孤标。

(0)

围棋白日静

围棋白日静,举袖清风吹。

神机众未识,妙著时出奇。

我老天宇内,白雪凝须眉。

坐阅几输赢,历观迭兴衰。

古今豪杰辈,谋略正类棋。

局终一大笑,惊起山云飞。

(0)

普天乐.咏世

洛阳花,梁园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

花倚栏干看烂熳开,月曾把酒问团圆夜。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

(0)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六十八

趁晴盖却屋,捉空种了麦。

安身立命既无忧,只须体究庭前柏。

坚守岁寒,青无变色。唤作西来直指宗,瞎。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