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备胡羌,关中调兵食。
秦民尚苦输,汉吏勤求职。
君今喜怀诏,驰骑宁暇息。
其邑尝雨金,于时岂能得。
行当经灞上,故事犹可忆。
前代多战争,鬼火弄阴黑。
苍苍路傍草,憔悴希春色。
县涂诚有政,威惠为令德。
塞上备胡羌,关中调兵食。
秦民尚苦输,汉吏勤求职。
君今喜怀诏,驰骑宁暇息。
其邑尝雨金,于时岂能得。
行当经灞上,故事犹可忆。
前代多战争,鬼火弄阴黑。
苍苍路傍草,憔悴希春色。
县涂诚有政,威惠为令德。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送栎阳宰朱表臣》,表达了对地方官员朱表臣在边疆地区任职时的关切和期许。首句“塞上备胡羌”描绘了边关紧张的军事氛围,显示出对胡羌入侵的警惕;“关中调兵食”则强调了后勤供应的重要性。
接着,诗人指出秦地百姓因频繁征税而生活艰辛,“秦民尚苦输,汉吏勤求职”,流露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朱表臣接到诏书后,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君今喜怀诏,驰骑宁暇息”,显示出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诗人以“其邑尝雨金”比喻地方富饶,暗示朱表臣有实现政绩的潜力,但同时也提醒他现实条件未必如想象般顺利。“行当经灞上,故事犹可忆”提到历史上的战乱,暗示朱表臣应吸取教训,谨慎行事。
最后,诗人通过“苍苍路傍草,憔悴希春色”描绘出荒凉的景象,希望他在任期内能给当地带来生机,通过“县涂诚有政,威惠为令德”寄语他以公正施政,恩威并重,赢得百姓的爱戴。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寓言性较强的送别诗,既有对边疆形势的忧虑,又有对地方官吏的期望,体现了梅尧臣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治政者的道德期许。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