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山外筑祠宫,崇祀三师敬则同。
此礼独行秋远日,身曾逮事乐轩翁。
九龙山外筑祠宫,崇祀三师敬则同。
此礼独行秋远日,身曾逮事乐轩翁。
这首诗描绘了在九龙山之外建立祠宫,以崇祀三位师长,表达对敬则的共同尊敬之情。特别指出,在秋天遥远的日子里,这种礼仪独自进行,诗人亲身经历了乐轩翁的教导。诗中流露出对先贤的崇敬与追忆,以及个人与传统之间的深厚联系。通过“三文祠堂”这一特定场所和“七月二日”的具体时间点,营造出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氛围,展现了古代文化中对师道的尊崇与传承。
江天漫漫云气黑,江风萧萧雪花白。
荒村古道人迹稀,惆怅津头远行客。
黄芦低折沙草平,遥望不见长安城。
蹇驴凌兢缩如猬,鞭驱还欲西南征。
四山溟濛日应晚,辛苦羸僮未遑饭。
深林归鸟栖已定,茅屋人家去犹远。
吁嗟乎夏圭之笔淩范㝟,满堂凛凛生昼寒。
卷帘看罢重叹息,岁晏高歌行路难。
有客来扣门,邀我清夜游。
夜长苦不寐,夜游慰淹留。
于时仲冬十五夜,小星嘒嘒奎与娄。
乾坤上下绝尘滓,团圆月色如中秋。
恰如银盘出东海,照我毛发寒飕飕。
此时清兴发,与客相绸缪。
即从西街入,便至西河头。
行行渡溪曲,石梁跨清流。
鱼鳞万屋似城市,市廛行尽皆田畴。
我行兴巳尽,客指归路休。
归去语妻子,此时足清幽。
不知百龄内,夜夜得此不。
生平不作不平事,游时不觉心优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