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山静而清,遇石何不平。
谁能携素琴,为我写此声。
出山静而清,遇石何不平。
谁能携素琴,为我写此声。
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从山中归来,面对自然界的平静与坚韧,产生了对音乐的渴望,希望借由素琴来抒发内心的情感与对自然的感悟。诗中的“出山静而清,遇石何不平”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山中宁静清新的环境与外界的不平之事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逃避。接着,“谁能携素琴,为我写此声”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希望借助音乐来表达自己对自然景象的感受和思考。整首诗简洁明快,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心灵净化的追求。
阴云冻合不成飞,行李留连岁律迟。
山色宜晴更宜雪,别来应有忆山诗。
一气运行于虚空,有形孰不归陶镕。
燠寒燥湿互为用,功被草木并昆虫。
胡然阳亢乃作沴,丰隆屏翳俱潜踪。
炎炎赫赫势太甚,烹煎万有何殊铜。
田畴龟坼河港断,水车不运骨挂龙。
俄惊片云变反掌,宇宙未剖犹鸿濛。
初如线溜气才应,继若瓴建声何洪。
岂徒神力能致此,意者高厚悲人穷。
丰凶由数亦匪数,厥有造化行其中。
年来五谷亦狼戾,曾孙之庾高于墉。
祇今户户叹赤立,富者恨不为耕农。
要知千人万人心,心心默与天相通。
熙熙田畯争荐喜,烹葵剥枣追豳风。
更看十月场圃筑,黄鸡白酒村村同。
但祈田祖去螟螣,愿如荆叟歌元丰。
世称斯楼天下奇,雨馀振履此游适。
埋头旅舍气弗苏,一见端能洗湮郁。
连冈三面作襟袖,洪流千里在履舄。
俯窥万井若棋布,前阅千帆似梭掷。
银涛涌出丹碧居,金焦两山相对立。
群阴解駮宿霭收,放出脩眉数峰碧。
景名多景名不虚,似此江山何处觅。
凭栏一笑问波神,欲举归帆在何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