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寓仪真公馆大雪》
《寓仪真公馆大雪》全文
明 / 罗钦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清源见雪又迎銮,天遣愁肠一再宽。

杯酒自堪供燮理,琼楼谁切念高寒。

孤村乞火还趋市,小艇求鱼巧溯湍。

诏许宁亲归有日,缄书先遣报平安。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大雪中的仪真公馆,面对自然景象与宫廷派遣的双重情境,抒发了复杂的情感与思考。首句“清源见雪又迎銮”以清源之水映衬雪花,预示着皇家的来临,营造出庄重而肃穆的氛围。次句“天遣愁肠一再宽”,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暗含对现实处境的忧虑。

接着,“杯酒自堪供燮理,琼楼谁切念高寒”两句,通过对比宴会的热闹与高寒之地的孤独,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秩序与个人情感的深刻洞察。一杯酒足以维持日常的治理,却无人关心那高寒之地的生活,这种对比揭示了社会关注点的偏颇与不公。

“孤村乞火还趋市,小艇求鱼巧溯湍”描绘了诗人从乡村到市场的旅程,以及在湍急水流中寻找食物的艰难,进一步展示了生活的不易与人情的冷暖。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底层民众生活状态的关注和同情。

最后,“诏许宁亲归有日,缄书先遣报平安”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期待,以及提前向家人报平安的心情。这既是对个人情感的释放,也是对家庭温暖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人性光辉。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更体现了其对亲情的珍视和对人性温暖的追求,是一首情感丰富、寓意深远的作品。

作者介绍

罗钦顺
朝代:明

(1465—1547)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忤刘瑾,革职为民。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
猜你喜欢

诗呈同院诸公·其二

妙论凌朝彻,高文敌夜光。

煇煌照群玉,缥缈绝飞梁。

得句题青竹,围棋换紫囊。

相从愧衰朽,湖海兴偏长。

(0)

游层岩

群峰耸回环,一径上萦曲。

顾瞻得层岩,庨豁凿山腹。

片云雨雹飞,勺水蛟龙缩。

惟昔乘兴游,颇叹归鞍促。

念方困簿领,敢不勤栉沐。

四时各有趣,一赏岂能足。

朅来俯二纪,经行遍四渎。

每怀佳山水,澜僻聚燕蝠。

高才兹南来,胜赏欣所欲。

披寻到幽秘,徘徊或信宿。

忘归须众同,寓意乃余独。

泉声惬幽听,翠色明远目。

夕鸟归且鸣,牧牛骇而触。

此行固有得,何用论祸福。

应同丁家兴,肯效穷涂哭。

堂下食张仪,绨袍哀范叔。

大任或感发,一饭奚省录。

邮筒奉佳篇,兀坐聊踯躅。

勉率继高韵,愿同刊涧澳。

(0)

寄友人

昔游西太乙,今日返成都。

若问去来事,云藏月影孤。

(0)

齐山偶题三首·其一

杜子风情春水波,至今诗句使人夸。

不知朽骨犹存否,山上年年黄菊花。

(0)

伯翔父挽歌·其二

君向番禺去,何心瘴雾间。

虽能脱世网,恨不到钟山。

雅裁谁复见,幽寻步可攀。

苍茫大江上,应与月明还。

(0)

古兴十六首·其六

古人喜功名,冒死立奇节。

嗟我亦何弱,翰墨老蒙拙。

富贵难苟求,耻随世汨没。

千年柏庭下,不负金光骨。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