砾裂扫空凡例说,精微勘破后先天。
遥知长麈升高座,惜未巍冠列细毡。
秦火安能燔六籍,汉儒浪自费三年。
自惭不是韩宣子,获见春秋易象全。
砾裂扫空凡例说,精微勘破后先天。
遥知长麈升高座,惜未巍冠列细毡。
秦火安能燔六籍,汉儒浪自费三年。
自惭不是韩宣子,获见春秋易象全。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题吕广文春秋易传大圭》。通过这短小几句,我们可以窥见诗人对于古籍学问的深厚造诣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砾裂扫空凡例说,精微勘破后先天。"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春秋易传这一经典之作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和领悟。在古代文化中,"砾裂"意味着分析和阐释,而"扫空凡例"则是指超越世俗的常规解读。"精微勘破后先天"强调了诗人对于易传中的微妙道理有着前所未有的洞察力,能够触及到更为深远和本质的层面。
"遥知长麈升高座,惜未巍冠列细毡。" 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的自谦之意。"长麈"指的是古代尊贵的人物,而"遥知"表明诗人对这些伟大人物的了解和敬仰。不过,紧接着的"惜未巍冠列细毡"却表现出诗人对于自己尚未能够达到那些伟人的境界而感到遗憾。"细毡"在这里指的是学问上的修为。
接下来的两句:"秦火安能燔六籍,汉儒浪自费三年。" 反映了历史上对于经典的重视和尊崇。在这其中,"秦火"是指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事件,而"安能燔六籍"则表达了对这种文化破坏行为的谴责。另一方面,"汉儒浪自费三年"则显示出汉代儒家对于复兴古典文献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最后两句:"自惭不是韩宣子,获见春秋易象全。" 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对历史上著名学者韩愈(被尊称为“韩宣子”)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明自己虽不及韩愈,但仍然能够窥视到春秋易传中的深奥象征。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示了诗人对于古典文学和学问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尊重与自谦。通过这种方式,刘克庄展现了他自己的学术追求和文化自信。
廿年前度几抡才,桃李都归帐下栽。
具眼不愁方叔屈,雄文争望兖公来。
神龙际会真难得,老凤菁华忽骤衰。
那得重占七日复,元神为挕旧丹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