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墓祭作》
《墓祭作》全文
清 / 李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伤心此日墓门边,风树衔悲廿四年。

食客尚能谈往事,蜀人真不负生全。

采诗绝徼闻淳俗,遗像千秋实异传。

相对失声同一哭,峡云蒲水两茫然。

(0)
鉴赏

这首诗《墓祭作》是清代诗人李锴所作,通过哀悼逝者,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与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追忆以及对逝者精神品质的赞美。

首联“伤心此日墓门边,风树衔悲廿四年”开篇即点明主题,以“伤心”二字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痛之情,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哀思的氛围之中。接着,“风树衔悲廿四年”一句,以“风树”这一自然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暗示了诗人对逝者离世已有二十四年之久的感慨,强化了哀悼的情感。

颔联“食客尚能谈往事,蜀人真不负生全”转而从侧面描绘了逝者生前的形象和影响。通过“食客尚能谈往事”,诗人巧妙地将逝者与生前的影响力联系起来,表明逝者虽已离世,但其事迹和精神仍然被后人铭记和传颂。同时,“蜀人真不负生全”一句,既是对逝者生前品德和行为的高度评价,也体现了地方文化的淳朴与深情,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颈联“采诗绝徼闻淳俗,遗像千秋实异传”则进一步深化了对逝者形象的描绘。通过“采诗绝徼”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将逝者的形象与地方文化、淳朴民风相融合,强调了逝者精神的深远影响。同时,“遗像千秋实异传”一句,不仅赞美了逝者形象的不朽,也预示了其精神将被世代传颂,成为永恒的记忆。

尾联“相对失声同一哭,峡云蒲水两茫然”以强烈的对比手法收束全诗。在面对逝者的墓地时,诗人与他人一同失声痛哭,表达了共同的哀悼之情。然而,这种哀伤却如同峡云、蒲水一般,显得茫然无措,既表现了哀悼的深沉,也暗示了面对死亡的无力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深刻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记忆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锴
朝代:清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猜你喜欢

观旧题再书

二十年前扣寺阁,粉墙题记墨犹存。
重来树老无花处,又见阇梨白首孙。

(0)

大涤洞天留题二首

我行不识洞霄门,但怪东来见紫氛。
玉帝衮衣明日月,仙官剑履会风云。
箬根也有灵丹助,芝草畴非协气薰。
亦恐弥明寓兹境,傥同尊酒细论文。

(0)

应举早行(又名应试晓行)

半恋家山半恋床,起来颠倒著衣裳。
钟声远和鸡声杂,灯影斜侵剑影光。
路崎岖兮凭竹仗,月朦胧处认梅香。
功名苦我双关足,踏破前桥几板霜。

(0)

帘马

铮铮金铁夜交锋,酷敌秋声杀气雄。
战退晓天尘不动,依然横槊待西风。

(0)

纸账

龟纹薄薄胜纨纱,不用锁金学党家。
却似矮篷晴载雪,白云横幅乱梅花。

(0)

题参鸾阁

群山带雨阴云重,沧海连天水气昏。
遥想真人乘铁舸,往来三岛鬼神奔。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