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西渡接巴塘,贾客牛羊满谷量。
草木百年犹有臭,河山千里半垂荒。
秋晴塞外盘雕鹗,夜静村墟警虎狼。
倘许文翁留蜀久,腥膻何必不芸香。
澜沧西渡接巴塘,贾客牛羊满谷量。
草木百年犹有臭,河山千里半垂荒。
秋晴塞外盘雕鹗,夜静村墟警虎狼。
倘许文翁留蜀久,腥膻何必不芸香。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首联“澜沧西渡接巴塘,贾客牛羊满谷量”以澜沧江与巴塘的连接点为背景,描绘了商贾们携带着牛羊在山谷中繁忙交易的场景,展现了边疆地区的经济活动。
颔联“草木百年犹有臭,河山千里半垂荒”则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出发,描述了边疆地区草木茂盛但土地贫瘠、河山辽阔却荒凉的特点,暗示了这里生态环境的独特与艰苦。
颈联“秋晴塞外盘雕鹗,夜静村墟警虎狼”进一步展示了边疆的自然风貌和生活状态。白天晴朗的秋日里,大雕和鹗鸟在边塞上空翱翔;夜晚宁静的村落中,虎狼的警觉性依然很高,形象地描绘了边疆地区既壮美又充满挑战的生活环境。
尾联“倘许文翁留蜀久,腥膻何必不芸香”则表达了对治理边疆的官员能够长期驻守、改善边疆人民生活的美好愿望。文翁是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这里借指有能力的官员,希望他们能像文翁一样,通过教育和治理,使边疆地区变得文明富庶,消除腥膻之气,带来书香之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疆自然景象和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边疆的独特魅力和挑战,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边疆治理的美好愿景。
车马日萧萧,胡不枉我庐。
方来从令饮,卧病独何如。
秋风起汉皋,开户望平芜。
即此吝音素,焉知中密疏。
渴者不思火,寒者不求水。
人生羁寓时,去就当如此。
犹希心异迹,眷眷存终始。
度门能不访,冒雪屡西东。
已想人如玉,遥怜马似骢。
乍迷金谷路,稍变上阳宫。
还比相思意,纷纷正满空。
升阳暧春物,置酒临芳席。
高宴阙英僚,众宾寡欢怿。
是时尚多垒,板筑兴颓壁。
羁旅念越疆,领徒方祗役。
如何嘉会日,当子忧勤夕。
西郊郁已茂,春岚重如积。
何当返徂雨,杂英纷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