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公兰若深山里,月明松殿微风起。
试问空门清净心,莲花不著秋潭水。
云公兰若深山里,月明松殿微风起。
试问空门清净心,莲花不著秋潭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的清净生活和心境。"云公兰若深山里,月明松殿微风起"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云公"指的是居住在云雾缭绕之处的高僧,"兰若"则是佛教用语,意指佛寺或精舍。在这里,它们共同构筑了一种深山中的隐逸生活图景。月光洒满了松林之间的小殿,微风轻拂过,使得环境更显静谧。
接下来的"试问空门清净心,莲花不著秋潭水"两句,则是对僧人内心世界的探讨。这里的"空门"指的是佛教中的禅定之门,即通过禅定来达到心灵的清净和解脱。"试问"表达了诗人对此种境界的好奇与向往。"莲花不著秋潭水"则是比喻僧人的心如莲花,不为世俗之事所染,保持着纯洁和清净。在这里,"秋潭水"象征着平静而深邃的境界,莲花在此中生长,却不为其所牵绊。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僧人心灵状态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佛教修行中追求内心平静与解脱的赞美。
龙井老人称墨仙,有家近在荆溪边。
铁臼秋鸣竹屋雨,瓦篝春扫桐窗烟。
玄玉初成敢轻用,万里豹囊曾入贡。
日长小殿试乌丝,光迸骊珠欲浮动。
世间潘李今已无,黄金满箧争来沽。
词臣供写《上林赋》,画史用作瀛洲图。
文物年来颇凋弊,丧乱谁言少知贵。
便须从子乞双螺,醉草檄书磨楯鼻。
与君三秋别,成此一会期。
清言美无度,离绪俄相遗。
况复在丘园,俱无冠带縻。
逶迤下泽游,皎洁艳阳时。
桃红媚墟囿,竿绿遍川坻。
覆觞申宿恋,开帙问新知。
澄怀悟渊泳,脱迹仰冥飞。
幸同赏心遇,白首永无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