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招隐操.反招隐》
《招隐操.反招隐》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琴操

南山之中桂树秋,风云冥濛。

下有寒栖老翁,木食涧饮迷春冬。

此间此乐,优游渺何穷。我爱阳林,春葩昼红。

我爱阴崖,寒泉夜淙。竹柏含烟悄青葱。

徐行发清商,安坐抚枯桐。

不问箪瓢屡空,但抱明月甘长终。

人间虽乐,此心与谁同。

(0)
鉴赏

这首诗《招隐操·反招隐》是宋代文学家朱熹所作,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美好与自由,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一种反叛态度。

首先,诗人以“南山之中桂树秋,风云冥濛”开篇,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自然环境,暗示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超脱。接着,“下有寒栖老翁,木食涧饮迷春冬”描绘了一位深居简出的老者,他以木为食,以山涧之水为饮,不受四季更替的影响,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此间此乐,优游渺何穷”,诗人赞美这种隐居生活的乐趣,它广阔无垠,悠然自得。接下来,“我爱阳林,春葩昼红。我爱阴崖,寒泉夜淙”进一步描绘了隐居地的美景,无论是阳光下的林木,还是夜晚的寒泉,都充满了生机与和谐。

“竹柏含烟悄青葱。徐行发清商,安坐抚枯桐”,诗人通过竹柏的青葱和音乐的清雅,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高雅。最后,“不问箪瓢屡空,但抱明月甘长终”表达了诗人对物质贫乏的淡泊,以及对心灵自由的追求,即使生活艰苦,也愿意以明月为伴,度过一生。

“人间虽乐,此心与谁同”,诗人以对比的手法,指出世俗生活的快乐与隐居生活的快乐不同,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

综上所述,《招隐操·反招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批判,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穆陵道上怀姜廷善林邦阳王少潜三兄

炎日相看去北燕,秋风忽到穆陵天。

蓝舆晓度千峰月,松阁遥听万壑泉。

不用吹铙惊鹿豕,试看衣袖满云烟。

自怜行役生佳况,回首西南却惘然。

(0)

近山

卜得幽居傍翠屏,涧泉偏爱枕边听。

晓来岚气冲帘入,湿透床头相鹤经。

(0)

美人图

晓院沈沈春昼长,曲栏风暖锦屏香。

碧纱窗前罢梳洗,金莲缓蹴双鸳鸯。

小娃展图供玩毕,对语雕床情自适。

灵鹊枝头报喜声,摽梅正是花生实。

(0)

赠友人

我在越,君在吴,携书邀我游西湖。

我还吴,君适越,遥忆三江共明月。

明月可望,佳人参差。

与君携手西湖上,相思空诵停云诗。

知君去扫严陵墓,祗把清樽酹黄土。

浮云茫茫江水深,感慨空劳吊今古。

孤山山下见陈实,连骑东来踏春色。

湖边千树花正繁,莫持春风吹雪白。

有酒如渑,有肉如陵。鼓赵瑟,弹秦筝。

与君长醉不用醒,何如千秋万岁名。

(0)

赋得三十六宫都是春

四时观物视韦篇,奥旨微言开画前。

月窟天根来往处,地雷乾巽互环旋。

青阳和煦为春首,淑日依迟作道筌。

运转洪钧推造化,体元善政在身先。

(0)

芙蕖

芙蕖香霭水云多,览胜新从学士过。

红艳晴薰霞作锦,冰绡寒伴玉为河。

如翻堕珥依仙渚,若浣明妆出素波。

欲采芳华劳远赠,秋风其奈独看何。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