翛然金园赏,远近含晴光。
楼台成海气,草木皆天香。
忽逢青云士,共解丹霞裳。
水退池上热,风生松下凉。
吞讨破万象,搴窥临众芳。
而我遗有漏,与君用无方。
心垢都已灭,永言题禅房。
翛然金园赏,远近含晴光。
楼台成海气,草木皆天香。
忽逢青云士,共解丹霞裳。
水退池上热,风生松下凉。
吞讨破万象,搴窥临众芳。
而我遗有漏,与君用无方。
心垢都已灭,永言题禅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纳凉图景。开头两句“翛然金园赏,远近含晴光”通过“翛然”的轻盈笔触,勾勒出一个阳光灿烂的园林场景,其中“金园”可能指的是一处豪华或重要的地方,“远近含晴光”则表达了无论远处还是近在咫尺,都能感受到这和煦的阳光。
接下来的两句“楼台成海气,草木皆天香”进一步渲染了这一夏日景象。这里的“楼台成海气”可能是指楼台林立,如同大海一般宏伟壮观,而“草木皆天香”则描绘了一幅植物吐露清香,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景。
诗人在这个美好的环境中,遇见了一个名叫青云士的人物,“忽逢青云士,共解丹霞裳”。这里的“青云士”可能是一个隐逸之士或道人,而“共解丹霞裳”则暗示了两人可能都在追求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中间两句“水退池上热,风生松下凉”描绘了一幅夏日纳凉的情景。水退后的池塘边仍旧感到炎热,而在松树下却有清风拂面,带来凉意。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自然界中温度的变化。
“吞讨破万象,搴窥临众芳”这两句似乎是在表达诗人与青云士之间关于哲学或是道法的深入探讨。这里的“吞讨破万象”可能意味着透彻理解世间一切现象,而“搴窥临众芳”则可能指在花丛中寻找美好,或是在自然中体验生命之美。
最后两句“我遗有漏,與君用无方。心垢都已灭,永言题禅房”,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我遗有漏”可能指诗人自己仍有一些未能达到的追求,而“与君用无方”则表明他对于这位青云士的交往,是没有特别的计谋或目的,只是单纯地享受这份交流。至于“心垢都已灭,永言题禅房”,则是在说诗人内心的烦恼与尘世的羁绊已经消失,而他愿意在这宁静的环境中,以禅房为寄托,将这种超脱的心境永久化为文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哲学或道法探讨的情境设定,展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金陵望京江,与子俱异乡。
以胶投漆中,非子吾谁望。
平生山林愿,儿乳宁可断。
招子独不来,同谁弋凫雁。
乖离念存没,一饭再三歇。
往者十年梦,在者千里别。
寄声问平安,此去何时还。
炽火暖浊酒,此盟安可寒。
踽踽身何向,飘飘意自佳。
流年感秋燕,幽兴续晨鸦。
朱墨终年累,江山著处家。
寒泉无用汲,吾病不禁茶。
长年无好怀,一病动辰浃。
凄然清镜中,衰鬓不胜镊。
自怜鬼见笑,甘受天所厌。
坐令金石友,散作霜后叶。
崔郎雕龙裔,翩翩古游侠。
不忘平生言,经过颇稠叠。
忆昨赋新诗,贾孟困凌蹑。
情高破天悭,语妙出月胁。
老秋馀几日,丛菊抱寒蝶。
何时跫然来,一笑起衰薾。
寒醅对梨枣,不惜倒箱笈。
但恐食无鱼,令君反弹铗。
岁莫忽不乐,哦诗忆同裳。
百忧从中来,孰谓酒可忘。
昔我二三友,芳兰閟孤香。
悠悠十载间,屈指略丧亡。
搴花欲谁遗,怅然结中肠。
二子后来秀,双凤鸣朝阳。
胡不相暖热,矧我病在床。
只应鹏与鴳,飞舞不并行。
春圃可撷秀,晓陂可垦荒。
会将两芒屦,同践林下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