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围依例犒筵加,施惠兼因荅岁华。
耐可行宫逢九日,雅宜应节见黄花。
朱提分赐一千骑,文绮均颁?九家。
苏对何妨频令预,由来泽欲不遗遐。
罢围依例犒筵加,施惠兼因荅岁华。
耐可行宫逢九日,雅宜应节见黄花。
朱提分赐一千骑,文绮均颁?九家。
苏对何妨频令预,由来泽欲不遗遐。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在重阳节时,为了纪念在行宫中举办的宴会以及对蒙古王公和行围人员的赏赐而作。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皇家的慷慨与恩泽。
首联“罢围依例犒筵加,施惠兼因答岁华”,开篇即点明了宴会的背景——结束狩猎活动后,按照惯例给予参与者盛宴,并以此作为对一年时光的回馈。这里体现了乾隆皇帝对臣民的关怀与恩赐。
颔联“耐可行宫逢九日,雅宜应节见黄花”,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的场景。在行宫中,正值重阳佳节,黄菊盛开,不仅增添了节日的气氛,也寓意着长寿与吉祥。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烘托出宴会的高雅与喜庆。
颈联“朱提分赐一千骑,文绮均颁九大家”,详细描述了赏赐的具体内容。朱提,古代的一种货币,这里指代赏赐的金银财宝;文绮,则是华丽的丝绸衣物。乾隆皇帝将这些珍贵的物品分别赠予了一千名骑兵和九大家族,体现了他广施恩泽、不分贵贱的胸怀。
尾联“苏对何妨频令预,由来泽欲不遗遐”则表达了乾隆皇帝希望自己的恩泽能够遍及四方,不分远近。这里的“苏对”可能是指苏轼,意为即使是像苏轼这样的文学大家,也可以参与其中,享受这份恩赐。这句诗体现了乾隆皇帝的仁慈与博爱之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细节描绘,展现了乾隆皇帝在重阳节举办宴会、赏赐臣民的盛况,同时也体现了他宽广的胸襟和对民众的深厚情感。
骑马到画省,冠佩趋几筵。
岂但文字美,所乐长官贤。
京国足府寺,金谷相百千。
飞书日杂遝,奔命惧不先。
肃肃馆阁严,操瓢绩简编。
上有日月光,下有草木妍。
森罗大象列,俟此言语宣。
蹇予昧儒学,群髦辱官联。
遭逢赖明世,益喜身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