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扊扅,扼伏雌,是妾与君相别时。
凤为炰,桂为炊,君方宴乐妾正悲。百里奚,知不知。
折扊扅,扼伏雌,是妾与君相别时。
凤为炰,桂为炊,君方宴乐妾正悲。百里奚,知不知。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扊扅歌》是一首抒发离别之情的短诗。诗中以“折扊扅”(关门的横木)和“扼伏雌”(比喻压制或控制)起兴,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在分别之际的无奈和悲痛。她自比为被压制的雌鸟,暗示自己在丈夫欢宴之时独自承受悲伤。接着,“凤为炰,桂为炊”运用象征手法,凤鸟代表高贵,桂木象征珍贵,暗示丈夫的生活富足,而自己却只能在思念中独自煎熬。最后以“百里奚,知不知”作结,借古人的典故表达对丈夫是否能理解自己处境的疑问,表达了深深的哀怨和期待。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日常物件和象征意象,展现了女子在离别中的孤独与无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渐莺声近也,探年芳、河畔扼轻轮。
旋东风染绿,绵绵平野,无际烟春。
最苦夕阳天外,愁损倚阑人。
无奈潇湘杳,留滞王孙。
冷落池塘残梦,是送君归后,南浦消魂。
赖东君能客,醉卧展香茵。
尽教更、行人远,也相伴、连水复连云。
关山道、算无今古,客恨长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