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意随流水,回船过落星。
湖光侵寺碧,山色入帘青。
鸥鹭驯沙岸,鱼龙骇石汀。
虚堂归兴渺,烟浪晚冥冥。
别意随流水,回船过落星。
湖光侵寺碧,山色入帘青。
鸥鹭驯沙岸,鱼龙骇石汀。
虚堂归兴渺,烟浪晚冥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以及途经落星寺所见之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自然之美。
首联“别意随流水,回船过落星”以流水象征离别之情,回船则暗示了暂时的分别,落星则是地点的标志,既点出了地点,也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伤感的氛围。
颔联“湖光侵寺碧,山色入帘青”描绘了落星寺周围的景色,湖水映照着寺院的碧绿,山色透过窗帘映入眼帘,呈现出一种宁静和谐的自然风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向往。
颈联“鸥鹭驯沙岸,鱼龙骇石汀”通过鸥鹭在沙滩上悠闲自得,鱼龙在石滩上受到惊扰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动态,同时也可能寓意着人生的起伏与变化。
尾联“虚堂归兴渺,烟浪晚冥冥”则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和对未来的迷茫。虚堂暗示了归家之路的遥远和未知,烟浪晚冥冥则描绘了傍晚时分烟雾缭绕、光线昏暗的景象,给人一种淡淡的忧郁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与回归的复杂情感,以及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宁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古称孝子必爱日,一日之养不以三公换。
岂谓温清及定省,裘葛轻细进修暖。
用力用劳俱有穷,小孝中孝宁知古人爱日之深衷。
立身行道为大矣,此岂悠悠能致功。
君家双寿表东海,积庆生儿似元凯。
五载留君白玉堂,夙夜有怀咏南陔。
君不见言公渡江造孔庭,学道弦歌教武城。
吴中贤豪先后虽相望,到今只数文学名。
况君承明擅著作,百僚师师焉不学。
养志曾参善守身,奚在斑衣始为乐。
吾亲双白亦远离,与君不遑同一思。
长歌祝君且自祝,俱享眉寿无穷祺。
只尺江头路不赊,追寻词客共餐霞。
诗题黄菊开三径,社结青莲是一家。
笛咽弦崩情自遣,山移水恨怅无涯。
迟回日暮忘归去,卧对银灯数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