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香影处即追攀,岂必西湖水月间。
若问何人传此诀,后村翁授小孤山。
有香影处即追攀,岂必西湖水月间。
若问何人传此诀,后村翁授小孤山。
这是一首描写梅花的诗歌,通过对梅花的细腻刻画和意象的巧妙运用,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与审美追求。
“有香影处即追攀”,这里的“香影”指的是梅花的清香与倩影,诗人被其吸引,随之追寻。这个画面生动传神,展现了诗人对梅花深厚的情感,以及他对自然美景无需刻意追求,只要有所触即能感受到的敏锐情怀。
“岂必西湖水月间”,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越具体地点的精神境界。西湖是宋代文人墨客聚集之地,也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但诗人提出,即便不是在那样的美丽环境中,梅花的香影也同样令人难以忘怀。这不仅强调了梅花的魅力,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若问何人传此诀”,这里的“此诀”指的是欣赏梅花、领悟其精神的秘诀或方法。诗人通过这个问题,引出了接下来的句子,既增加了语言的艺术性,也为后文设置了悬念。
“后村翁授小孤山”,“后村翁”是对诗中人物的称呼,这里很可能指的是诗人的朋友或知己。他们在小孤山这样的幽静之地,传授欣赏梅花的心得。这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也表达了诗人与他人共同享受自然美景、交流心灵体验的情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致描写和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独到的艺术才华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梦中欢呼夜大雪,开门失笑吾饱谙。
错疑江亭枯苇际,四顾一白云昙昙。
北方无梅负雪白,而我手种缘江潭。
琼楼玉窗照清晓,羽衣缟带纷交参。
少焉天洗图画出,圭笏屹立排层嵁。
旧醪入手不待劝,花光雪色欺酡?。
凭栏兀兀意忽忽,墟烟不动林禽韽。
南人柔脆狃冬燠,牖户不戒输鸠䳺。
江山如此恣僵卧,但有好事人两三。
宁知长安数尺澝,达者车马穷步担。
至尊诚祈百寮贺,流民三辅无寸褴。
嗟余弱冠见南雪,中兴之际方刘戡。
上元甲子上元夜,省忆灯下粗能谈。
村翁九十有四五,儿时亦睹鹅毛毵。
次年田园遂大稔,乾嘉全盛言醰醰。
百年两雪无此大,或者地气自北南。
幸民陇亩冻不死,愿和击壤歌和甘。
《十一月廿九日沧趣楼雪中作》【清·陈宝琛】梦中欢呼夜大雪,开门失笑吾饱谙。错疑江亭枯苇际,四顾一白云昙昙。北方无梅负雪白,而我手种缘江潭。琼楼玉窗照清晓,羽衣缟带纷交参。少焉天洗图画出,圭笏屹立排层嵁。旧醪入手不待劝,花光雪色欺酡?。凭栏兀兀意忽忽,墟烟不动林禽韽。南人柔脆狃冬燠,牖户不戒输鸠䳺。江山如此恣僵卧,但有好事人两三。宁知长安数尺澝,达者车马穷步担。至尊诚祈百寮贺,流民三辅无寸褴。嗟余弱冠见南雪,中兴之际方刘戡。上元甲子上元夜,省忆灯下粗能谈。村翁九十有四五,儿时亦睹鹅毛毵。次年田园遂大稔,乾嘉全盛言醰醰。百年两雪无此大,或者地气自北南。幸民陇亩冻不死,愿和击壤歌和甘。
https://shici.929r.com/shici/5sLnDEXQQ.html
舍舟运神游,登栈眩奇眺。
洲渚屡旋复,岩石吒危峭。
云窦滴馀润,洞隙纳微曜。
凿险若神工,履阴疑鬼啸。
遗物奏元功,观空得要妙。
既惬青霞心,岂顾白衣诮。
黄屋罗英灵,沧洲隐渔钓。
取舍各有宜,殊首自同调。
铜瓶尺半不为短,清泉半尺不为浅。
中有两枝三枝梅,短枝拗折生冰苔。
长吟曼语千徘徊,秘香飞出盘云罍。
瑶妃幽窅无鸾媒,琼花瘦尽还须开。
龙卵初破凤初胎,座中隐隐闻春雷。
玉女十万朝天回,火玉六出杂明瑰。
玲珑窗户飞红埃,步虚声落云屏隈。
坐笑刘彻非仙才,巾笈百卷胡为哉?
人生寿命徒疑猜,尊酒全胜登蓬莱。
对此一饮复一咍,丹鹤散去旋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