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钟馗部鬼图》
《钟馗部鬼图》全文
元 / 郑元祐   形式: 古风

老髯足恐迷阳棘,鬼肩藤舆振双膝。

前驱肥身儿短黑,非髯娇儿则已腊。

后从众丑服厮役,担携鬼脯作髯食。

鬼肌未必能肥腯,餔之空劳髯手擘。

彼瘦而巾褙长窄,无乃癯儒执髯役。

其馀丑状千百态,专为世人尸辟怪。

楚龚狞老非其类,请问何由识其槩?

想龚目睛烁阴界,行尸走鬼非殊派。

民膏民脂饱死后,却供髯餐缩而瘦。

无由起龚问其候,有啸于梁妖莫售。

大明当天百禄辏,物不疵疠民长寿。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郑元祐的《钟馗部鬼图》描绘了一幅阴间鬼魅的奇特景象。首句“老髯足恐迷阳棘”形象地刻画了钟馗这位捉鬼英雄,即使年迈须发斑白,仍勇往直前,面对鬼怪丛生的环境毫不畏惧。"鬼肩藤舆振双膝"则描绘他乘坐藤编的鬼魂搬运工具,动作坚定有力。

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描述前驱和后随的鬼怪,展现了他们形态各异,有的肥胖短小,有的瘦弱不堪,甚至有儒雅书生被迫服役。这些鬼怪被用来满足钟馗的饮食,然而他们的肉质并不能使钟馗真正丰满,反而徒劳了他的努力。

诗人以“楚龚狞老非其类”暗示钟馗与这些鬼怪并非同类,他的存在是为了辨别和驱逐邪恶。他目光炯炯,不同于寻常的亡灵,揭示出他超凡的洞察力。最后,诗人感叹民众的膏脂滋养了这些鬼怪,而钟馗的存在就是为了保护生者免受其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描绘了鬼怪世界的荒诞,又突显了钟馗的英勇与正义,表达了对生死、善恶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郑元祐
朝代:元

(1292—1364)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猜你喜欢

春草·其一

马首欲迷途,东风满海隅。

赭痕经劫火,绿色变舆图。

乐府歌千里,扁舟忆五湖。

西川姜伯约,肠断寄文无。

(0)

小东山草堂歌

谢先生有好奇癖,避喧诛茆向绝壁。

堂成自署小东山,希风乃祖老安石。

堂前秫田类泉明,堂后橘园如李衡。

山居兼有生计事,岂徒浪博高隐名。

有时凭高作伎乐,山水丝竹音俱清。

中年哀乐藉陶写,一任俗儒嘲风情。

先生行乐不知老,逢人便诩东山好。

暮春三月山花开,倾家买酒延客来。

林中扫地置磐石,平稳可以安樽罍。

红妆当筵劝尽醉,诸君何可辞深杯。

东山调丝西山应,猿鸟惊啼夜不定。

坐久残月衣上明,相属拈题尽馀兴。

余亦东山客,请赋东山歌。

东山草木尽识我,去年此际曾来过。

重游但作信宿计,匆匆难免山灵呵。

唯愿主宾长健在,年年觞咏山之阿。

(0)

赠槐庭

闭门索句陈无已,不见三年今眼明。

病喜免为断胫鹤,饮须拚作吸川鲸。

诗敦累夜灯同剪,客散高楼雨又晴。

近事细谈真羡汝,阶前添得两兰茎。

(0)

无题六首·其一

最少年时额覆肩,彩衣嬉戏画堂前。

隋珠作佩贻韩重,赵璧裁环赠绛仙。

只道双鸳归宝牒,那知别鹤出朱弦。

自从镜与人俱去,花落莺啼一泫然。

(0)

留题铨侄福州白水井书楼二首·其二

风光一片画难成,醉后凭栏眼倍明。

排闼青山如有约,入帘芳草不知名。

春霞散绮群芳丽,古井无波一镜平。

小住匆匆留爪迹,临歧回首若为情。

(0)

电线

通信遐荒顷刻间,泰西电学盖区寰。

铁绳横海神龙避,铜线传声驿马閒。

问答全非凭笔墨,往来似不隔河山。

钟杯路管工夫巧,从此欧洲有鲁班。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