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味知公最饱谙,百年清德亦何惭。
柏台藩省官非左,江汉滇池道益南。
绝域烟花怜我远,今宵风月好谁谈?
交游若问居夷事,为说山泉颇自堪。
世味知公最饱谙,百年清德亦何惭。
柏台藩省官非左,江汉滇池道益南。
绝域烟花怜我远,今宵风月好谁谈?
交游若问居夷事,为说山泉颇自堪。
这首诗是明代王守仁所作的《送张宪长左迁滇南大参次韵》。诗人以深情厚谊,为即将远赴边疆的友人张宪长送别,表达对其高尚品德和坚韧意志的赞美。
首联“世味知公最饱谙,百年清德亦何惭”开篇即赞扬友人张宪长历经世事,其高尚的品德足以自傲,无论在何种环境中都能保持清廉正直,无愧于心。
颔联“柏台藩省官非左,江汉滇池道益南”转而描述友人的仕途变迁,从柏台(古代官署名)到藩省,再到远赴江汉滇池之间,虽有左迁之感,但对友人的坚韧与适应力表示了肯定。
颈联“绝域烟花怜我远,今宵风月好谁谈?”则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关切与不舍,想象着在遥远的异域,友人是否能感受到孤独,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旅途中的美好期待,希望在未来的风月之夜,有人能与友人共话衷肠。
尾联“交游若问居夷事,为说山泉颇自堪。”则是对友人的鼓励与祝福,即便身处偏远之地,也应乐观面对,山泉自得其乐,友人也应如此,展现出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友人品格的颂扬,也是对其未来旅程的深切关怀,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人文关怀。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