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戎共拟静边声,抗疏谁当悉虏情。
燕地去秋曾几战,汉家今日更多兵。
春城雨后寒逾重,曙角风前怨未平。
直北烟尘时极目,乌鸢飞入亚夫营。
和戎共拟静边声,抗疏谁当悉虏情。
燕地去秋曾几战,汉家今日更多兵。
春城雨后寒逾重,曙角风前怨未平。
直北烟尘时极目,乌鸢飞入亚夫营。
这首诗名为《春日即事》,作者是明代诗人谢榛。诗中表达了对边疆局势的关注和对和平的渴望。首句“和戎共拟静边声”表明诗人希望通过和谈来实现边境安宁,"抗疏谁当悉虏情"则暗示了对能够深入了解敌情并提出恰当对策的贤能之士的期待。
接下来,诗人通过“燕地去秋曾几战,汉家今日更多兵”描绘了战争的频繁和国家军事力量的增强,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的向往。"春城雨后寒逾重,曙角风前怨未平"进一步渲染了春天雨后的寒冷和清晨号角中的哀怨,寓意着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并未因季节更替而消减。
最后两句“直北烟尘时极目,乌鸢飞入亚夫营”以乌鸢飞入军营的景象,象征着战争的阴霾笼罩,同时也暗指诗人对边防将领如周亚夫般的英勇和坚韧的敬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边疆形势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的期盼,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和个人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