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戴,旱山晦,家中乾谷莫相贷。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南郑县旱山地区的自然景象与当地人的生活状态。通过“牛头戴”这一形象化的描述,诗人巧妙地将牛的形象与干旱的环境联系起来,暗示了牛在干旱时期所面临的困境,可能是指牛因为缺乏水源而无法饮水,或是牛头上的装饰物象征着人们在干旱中对雨水的渴望和期盼。
“旱山晦”三字则直接点明了干旱的严重程度,使得整个山岭都笼罩在一片昏暗之中,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这里的“晦”字不仅指天气阴沉,也暗含了人们对干旱带来的生活困苦的压抑心情。
“家中乾谷莫相贷”一句表达了在干旱条件下,家中的谷物因缺水而干枯,无法借贷的情况。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对社会经济状况的反映,揭示了干旱对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造成的影响,以及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之间的互助与困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干旱给南郑县旱山地区带来的自然灾难和社会影响,体现了古代诗人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与关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忆秦娥.春正十一日夜甫就寝,西邻弄笛,有低回宛转之致。倚枕不寐,复闻度曲声,心绪悠然,卧吟成调
春云阔。横吹按转西廊月。西廊月。
多情似昔,旧怀都别。霓裳散佚歌残叠。
春牵梦惹情千折。情千折。炉香还篆,玉梅红雪。
满庭芳.张沚莼丈索观近词,见和闰清明作,依韵赋答,感音而言,不自知其凄咽也
罥屋花狂,侵帘草暗,绿章拟诉通明。
留春无计,倦策玉骢行。
依约啁啾翠羽,梦醒来、都是愁声。
芳菲歇,碧云天际,谁遣此时情。
苍茫家国思,几多絮语,凭仗流莺。
剩新亭涕泪,霜鬓彫零。
去去沧波千里,荡孤怀、极目青冥。
回首处,移宫换羽,凄绝不堪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