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起千仞,不与众峰俪。
飞甍冠其椒,中列夷齐位。
爰从秦汉来,时节脩祀事。
此乡尝过化,仰止宜不替。
何必睹光仪,始觉顽懦厉。
至哉圣之清,师表向百世。
让国播高风,谏伐明大义。
饿死无所悔,于仁得深诣。
精明一寸心,终古照天地。
云胡孤竺城,云暗辽水裔。
矧乃首阳山,豺虎正相噬。
三复采薇歌,凭危独流涕。
孤山起千仞,不与众峰俪。
飞甍冠其椒,中列夷齐位。
爰从秦汉来,时节脩祀事。
此乡尝过化,仰止宜不替。
何必睹光仪,始觉顽懦厉。
至哉圣之清,师表向百世。
让国播高风,谏伐明大义。
饿死无所悔,于仁得深诣。
精明一寸心,终古照天地。
云胡孤竺城,云暗辽水裔。
矧乃首阳山,豺虎正相噬。
三复采薇歌,凭危独流涕。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肃的作品,名为《奉谒伯夷庙》。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颂扬古圣贤之作,通过对伯夷、叔齐等古代忠义人物崇高品格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国家大义的关注。
"孤山起千仞,不与众峰俪。飞甍冠其椒,中列夷齐位。" 这几句描绘了一座独立孤立的高山,其形态非凡,与众山不同。这也象征着伯夷、叔齐等圣贤之人,他们的品德和精神,如同这座孤立的高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爰从秦汉来,时节脩祀事。" 这里提及了历史的长河,从秦汉以降,每个时代都有其重要的祭祀活动,这些都是对圣贤之人的缅怀和纪念。
"此乡尝过化,仰止宜不替。何必睹光仪,始觉顽懦厉。" 诗人提到自己曾经游历过这个地方,对这里的文化和历史有所感悟。并表达了对圣贤之人的崇敬之情,不需要华丽的外在装饰,只需内心的真诚敬仰。
"至哉圣之清,师表向百世。让国播高风,谏伐明大义。饿死无所悔,于仁得深诣。精明一寸心,终古照天地。" 这些句子中,诗人赞美了圣人的清白和崇高的品格,这种精神影响了百世,并通过国家的风范和大义来传播。即使面对死亡,也不后悔,因为在仁义上达到了深远的境界。这份精明和坚定,如同一寸之心,照亮了古往今来的天地。
"云胡孤竺城,云暗辽水裔。矧乃首阳山,豺虎正相噬。三复采薇歌,凭危独流涕。" 最后几句,诗人形容了一种荒凉的景象和悲壮的情境。这可能是对圣贤之人遭遇困厄甚至牺牲的描写,同时也表达了自己面对这些历史故事时内心的感慨。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圣贤的崇敬,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和国家大义的向往,以及在历史长河中,对正义和忠诚的不懈追求。
渺渺汎平湖,亭亭望孤屿。
秋风莽萧瑟,川光澹容与。
昔有素心人,此焉耽宴处。
下帷探道帙,闭关谢尘侣。
狎从鸥鸟嬉,遐慕鸿鹄举。
国卿岂不崇,视若鸢与鼠。
遗构今尚存,高芬畴克旅。
白云去不还,寒山静无语。
景行不可得,回桡徒延伫。
西山一何高,上有列仙馆。
阿母几何年,皬然霜发短。
丹室搆琼英,霞衣出火浣。
上元受宝诀,双成吸玉管。
俯视瑶水波,几度清且浅。
青鸟云中遨,飞鸣正睍睆。
玉函堕真图,仙气人间满。
侍中岁星魂,燕喜何衎衎。
取彼玗琪实,跪进车渠碗。
若木晓晖长,桃花春气缓。
一奏玄云谣,永欢阆风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