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大足寺》
《宿大足寺》全文
宋 / 周行己   形式: 五言律诗

尘埃得古寺,突兀乱山中。

叠径僧居僻,悬崖鸟道通。

塞云常雨雪,山木自多风。

万事浮生外,心花发暮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古寺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所处环境的险峻与独特。

首句“尘埃得古寺,突兀乱山中”,开篇即以“尘埃”二字,巧妙地将外界的喧嚣与古寺的静谧形成对比,古寺仿佛是远离尘世的避世之所,矗立在群山之中,显得格外醒目和孤高。接下来,“突兀”一词进一步强调了古寺位置的险峻和独特,与周围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叠径僧居僻,悬崖鸟道通”两句,继续深化了古寺的环境特点。叠径暗示了山路的曲折蜿蜒,僧居僻则强调了寺庙的隐秘与僧侣生活的简朴。悬崖与鸟道的组合,不仅描绘出通往寺庙的道路之艰险,也赋予了整个画面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塞云常雨雪,山木自多风”两句,则通过自然界的天气变化,进一步渲染了古寺环境的清冷与孤寂。塞云常雨雪,意味着这里四季如春,雨雪不断,营造了一种湿润而清新的氛围;山木自多风,则暗示了山林间的风声不绝,增添了环境的生动与活力。

最后,“万事浮生外,心花发暮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寺生活的一种向往与感悟。在古寺这个远离尘世的地方,一切世俗的烦恼似乎都变得无关紧要,只有心灵在暮钟声中得到了释放与净化,仿佛绽放出了新的生命力。这种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渴望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古寺独特的环境特征,以及诗人在此境遇下所体验到的心灵触动,既富有画面感,又蕴含深刻的哲理思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周行己
朝代:宋

温州永嘉人,字恭叔,号浮沚。哲宗元祐六年进士。师事程颐。徽宗崇宁中,官至太学博士。后为齐州教授,发明中庸之旨,邑人始知有伊洛之学。大观三年,罢归,筑浮沚书院以讲学。宣和中,除秘书省正字。有《浮沚集》。
猜你喜欢

赠刘信之

四海刘居士,诗书论议深。

苦吟天与性,醉卧月空沉。

囊有壶公药,身无戚里心。

高怀不我弃,他日重来寻。

(0)

登楼

二月春方好,登楼望欲迷。

关情山簇簇,馀思草萋萋。

小浦依林曲,长天向水低。

乡心正无限,恰恰一莺啼。

(0)

游吉祥登棘庵别业

屋在瀑泉西,看来眼转迷。

松风清飒飒,秋日正凄凄。

海鸟和涛望,山鼯隔水啼。

何须更飞锡,祇此是曹溪。

(0)

山居即事·其六

拂石玩林壑,凛然天欲秋。

竹风连野色,舍影漾江流。

碧嶂云初合,遥峰雨半收。

山居自清绝,不梦世间游。

(0)

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其十一

即看青女夜飞霜,借与南枝作淡妆。

露重冰清风日暖,人间一味有真香。

(0)

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其五

月榭风亭绕曲池,野梅千树压疏篱。

暗香别有关情处,独倚栏干默自知。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