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灯读已倦,就床聊偃仰。
平生所践履,历历时在想。
中道立苦难,学问少勉强。
古人岂易期,中宵独惝恍。
孤灯读已倦,就床聊偃仰。
平生所践履,历历时在想。
中道立苦难,学问少勉强。
古人岂易期,中宵独惝恍。
此诗《感怀》由明代学者吴与弼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学问追求以及对古人的敬仰之情的深刻感悟。
首句“孤灯读已倦”,描绘了诗人深夜独自读书的情景,疲惫而专注。接着“就床聊偃仰”,描述诗人读书至倦意袭来,便暂时放下书本,躺卧在床上稍作休息。这一场景流露出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与求知的艰辛。
“平生所践履,历历时在想”两句,诗人回顾自己一生的经历,思考过往岁月中的点点滴滴,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反思与总结。接下来,“中道立苦难,学问少勉强”,则揭示了在追求学问道路上的艰难与不易,强调了学习过程中的坚持与努力。
最后,“古人岂易期,中宵独惝恍”两句,诗人将自己与古人相比较,感叹古人成就之难,同时在夜深人静之时,内心充满对未来的憧憬与迷茫。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学问的执着追求,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想境界和人文情怀。
念瑶姬,翻瑶佩,下瑶池。
冷香梦、吹上南枝。
罗浮梦杳,忆曾清晓见仙姿。
天寒翠袖,可怜是、倚竹依依。
溪痕浅,云痕冻,月痕澹,粉痕微。
江楼怨、一笛休吹。
芳音待寄,玉堂烟驿两凄迷。
新愁万斛,为春瘦、却怕春知。
洒虚阁。
幂幂天垂似幕。
春寒峭,吹断万丝,湿影和烟暗帘箔。
清愁晚来觉。
佳景愔愔过却。
芳郊外,莺恨燕愁,不管秋千冷红索。
行云楚台约。
念今古凝情,朝暮如昨。
啼红湿翠春情薄。
谩一犁江上,半篙堤外,勾引轻阴趁暮角。
正孤绪寂寞。
斑驳。
止还作。
听点点檐声,沈沈春酌。
只愁入夜东风恶。
怕催教花放,趁将花落。
冥冥烟草,梦正远,恨怎托。
楚宫闲,金成屋,玉为阑。
断云梦、容易惊残。
骊歌几叠,至今愁思怯阳关。
清音恨阻,抱哀筝、知为谁弹。
年华晚,月华冷,霜华重,鬓华斑。
也须念、闲损雕鞍。
斜缄小字,锦江三十六鳞寒。
此情天阔,正梅信、笛里关山。
浅晕修蛾,脆痕红粉,犹记窥户。
香断帘空,尘生砌冷,谁唤青鸾舞。
春风花信,秋宵月约,历历此心曾许。
衔芳恨、千年怨结,玉骨未应成土。
木兰艇子,莫愁何在,谩系寒江烟树。
事逐云沈,情随佩冷,短梦分今古。
一杯遥夜,孤光难晓,多少碎人肠处。
空凄黯、西风细雨,尽吹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