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发能缀文,未解知其奥。
脩绠汲渊源,所得是潢潦。
年来三折肱,逢人漫称好。
古意愈简淡,新说恣颠倒。
如何十日曝,只望阴雨膏。
闭门觑天功,时至学自到。
束发能缀文,未解知其奥。
脩绠汲渊源,所得是潢潦。
年来三折肱,逢人漫称好。
古意愈简淡,新说恣颠倒。
如何十日曝,只望阴雨膏。
闭门觑天功,时至学自到。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张侃所作,名为《岁时书事(其四)》。诗中描绘了诗人年轻时对文学的热爱与探索,以及后来在经历多次挫折后,对生活和学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句“束发能缀文,未解知其奥”,描述了诗人年少时便能写作,但对其中深奥之处尚不理解。接着,“脩绠汲渊源,所得是潢潦”两句,以汲水为喻,说明了诗人虽然努力汲取知识的源泉,但得到的却是浅薄的知识。
“年来三折肱,逢人漫称好”表明诗人经历了多次挫折,但仍然乐观地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成就。接下来,“古意愈简淡,新说恣颠倒”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传统与创新的看法,认为古人的思想更加简洁淡泊,而现代的观点则可能过于随意和颠倒。
最后,“如何十日曝,只望阴雨膏。闭门觑天功,时至学自到。”诗人通过自然现象的比喻,表达了对时间与机遇的思考。他希望在晴天晒干衣物,却只期待着阴雨来滋润土地,暗示了对时机的渴望。同时,他闭门观察天空的功绩,意味着知识和智慧的获得往往是在不经意间,当时机到来时,学习自然就会发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个人成长、知识追求以及生活态度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其独特的哲学思考。
有鸟有鸟名孔雀,文彩光华动挥霍。
修颈昂昂翠羽翘,大尾斑斑金错落。
由来丽质产南方,丹山碧水多翱翔。
芭蕉花开风正软,桄榔叶暗日初长。
忽闻都护啼一声,山中百禽皆不鸣。
松篁引韵笙竽奏,顾影徘徊舞翅轻。
炎荒暑热时多雨,尾重低垂飞不举。
一朝笼养近帘帏,可怜犹妒美人衣。
永嘉谢环善写生,画图貌得边鸾清。
老眼摩挲石苔紫,浑似枇杷树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