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西樵后即往罗浮山》
《登西樵后即往罗浮山》全文
宋 / 区仕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大科百丈兴翛然,东向朱明七洞天。

蹑级修衢通绝巘,凿空灵窦架飞烟。

凤毛五色天岩上,竹篆千秋石室前。

两入名山劳蜡屐,安期于世竟能仙。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西qiáohòuwǎngluóshān
sòng / shìhéng

bǎizhàngxīngxiāorándōngxiàngzhūmíngdòngtiān

nièxiūtōngjuéyǎnzáokōnglínghǎnjiàfēiyān

fèngmáotiānyánshàngzhúzhuànqiānqiūshíshìqián

liǎngmíngshānláoānshìjìngnéngxiān

翻译
大科百丈山景色悠然,面向东方的朱明洞府如仙境。
沿着阶梯走大道直通险峻峰顶,开辟出的通道穿越云烟缭绕的灵洞。
凤凰羽毛般的五彩斑斓在天岩之上闪烁,千年石室前竹简篆刻着历史痕迹。
两次踏入名山劳累了木屐,安期这样的人在世间竟然也能成仙。
注释
大科:地名,可能指一处名胜。
翛然:形容自由自在、超脱的样子。
朱明:古代星宿名,这里代指东方。
七洞天:道教中的洞天福地。
蹑级:踩着台阶。
修衢:宽阔的大道。
绝巘:极高峻的山峰。
凿空:开凿山洞。
灵窦:灵气汇聚的洞穴。
飞烟:云雾缭绕。
凤毛:比喻珍贵或稀有的事物。
天岩:高耸入云的岩石。
竹篆:用竹简书写的文字。
石室:石砌的房屋。
蜡屐:用蜡涂过的木屐,古代文人雅士所穿。
安期:传说中的仙人。
竟能:竟然能够。
仙:成仙,长生不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山水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修仙之道的向往。

"大科百丈兴翛然,东向朱明七洞天。" 这两句以宏大的笔触勾勒出山脉的壮观,"大科"、"百丈"形容山势雄伟,而"东向朱明七洞天"则是对仙境的描绘,将现实与传说交织在一起。

"蹑级修衢通绝巘,凿空灵窦架飞烟。" 这两句具体展现了诗人登山探幽的行动和景象,"蹑级"表达了攀爬之难,而"凿空灵窦架飞烟"则是对洞穴奇观的描写,体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凤毛五色天岩上,竹篆千秋石室前。" 这两句以鲜明的笔触描绘了山中之景,"凤毛五色"象征着仙气,而"竹篆千秋石室前"则是对静谧生活的描写。

"两入名山劳蜡屐,安期于世竟能仙。"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于现实世界的超脱,"两入名山"显示出诗人的坚持,而"安期于世竟能仙"则是对永恒之梦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超脱尘世、追求不朽生命的深刻向往。

作者介绍

区仕衡
朝代:宋

(1217—1277)广州南海人,字邦铨。入太学为上舍生。慷慨有智略,以天下为己任。尝上书论贾似道误国,又陈恢复之策,皆不为用。归而讲学九峰书院,人称九峰先生。诗文典雅。有《九峰集》、《理学简言》。
猜你喜欢

肥城致政张太守荣寿卷

绯衣岁岁弄春妍,百岁今过九九年。

智数平生都不用,心香一瓣答皇天。

(0)

佛指峡舟中见月有感·其四

三日留孤峡,风狂浊浪高。

寸心驰去楫,微命托轻舠。

阿阁来仪凤,神山载巨鳌。

五云天阙近,朝罢谒铨曹。

(0)

赠李进士

自古镡津腾宝剑,尔家况住湛卢峰。

盘根此日方看试,白日青天见跃龙。

(0)

西山访李徵士夜归

山翠云边堕,溪声竹外虚。

寻秋穷谢屐,隔水访陶居。

邻妪供新酝,家童剪夜蔬。

醉归萝荜底,残月在襟裾。

(0)

过芝塘将谒马字昌断冈道中二首·其一

狂风急似离弦矢,白雪轻如过眼花。

北望故人犹数里,禦寒沽酒向谁家。

(0)

题小画二首·其二

山中无俗事,林下有閒人。

我亦无媒者,归来愿卜邻。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