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第九十八芭蕉拄杖颂》
《第九十八芭蕉拄杖颂》全文
宋 / 释义青   形式: 偈颂

有无今古两重关,正眼禅人过者难。

欲通大道长安路,莫听昆崙叙往还。

(0)
鉴赏

这首宋代释义青所作的《第九十八芭蕉拄杖颂》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有无”、“古今”、“大道”等关键词,构建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

首句“有无今古两重关”,开篇即点明了人生的复杂性与深邃性,既有物质的存在(有),也有精神的虚无(无),跨越了时间的界限(古今)。这“两重关”既是人生旅途中的障碍,也是修行者必须面对的考验,暗示着只有通过深刻的理解和内心的觉醒,才能超越这些障碍。

次句“正眼禅人过者难”,进一步强调了修行的艰难。这里的“正眼”不仅指禅者的慧眼,也象征着对真理的直接洞察。禅者要穿越这重重难关,需要的不仅仅是智慧,更需要坚定的意志和超凡的勇气。这句诗描绘了修行之路的不易,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勇于探索、不畏艰难的禅者的敬意。

后两句“欲通大道长安路,莫听昆仑叙往还”,则将主题升华至追求精神上的“大道”。这里的“长安路”比喻理想的境界或最终的归宿,“昆仑”则可能象征着外界的诱惑或内心的纷扰。诗人劝告读者,追求精神的自由与解脱时,不应被外界的喧嚣或内心的杂念所迷惑,而应坚守本心,勇往直前。这两句诗既是对修行者的忠告,也是对所有寻求心灵解放之人的启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人生、修行与自我超越的主题,展现了禅宗哲学中关于存在、真理与解脱的思考。

作者介绍

释义青
朝代:宋

释义青(一○三二~一○八三),俗姓李,齐地人。青原下十世。七岁去妙相寺出家,十五试《法华经》,得度为大僧。入洛听《华严》五年,弃去。游至浮山,从圆鉴远禅师悟旨,得续太阳正脉。初住白云山海会寺,后移住投子山。神宗元丰六年卒,年五十二。有《空谷集》。事见《禅林僧宝传》卷一七。 释义青诗,据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所收《林泉老人评唱投子青和尚颂古空谷集》为底,原书为六卷。另辑得《五位颂》一首,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益津八景·其四堂淀风荷

东南凝望尽湖光,冉冉红蕖十里芳。

渌水明霞娇欲语,白蘋过雨暗生香。

吴娃曲调堪移舫,楚客衣裳好纳凉。

似道今人俱解爱,淩波争艳水云乡。

(0)

圣井有引

凿井何年纪圣名,总缘神贶及群生。

银床倒映冰壶冷,碧甃长涵水镜平。

霖旱一方沾沛泽,润馀千里挹澄清。

地灵若更周民隐,不待祈年雨亦行。

(0)

送薛侯宣使郑便道归省

剑骑翩翩出蓟门,春光逢尔醉平原。

天潢带砺恩长厚,使者皇华礼并尊。

休沐暂辞丹凤阙,承欢仍在卧龙村。

锦游况值秋初好,桂月松风满故园。

(0)

宿宣成书院二首·其一

寥寥院宇倚城开,秋草离离满砌台。

新月夜悬人境远,西风时过女墙来。

隔池红落莲初老,高树黄侵叶并催。

信宿旅怀堪对此,呼儿聊进掌中杯。

(0)

司马公游支提山回延过小集别后见贻兼约鳌山之会答和二首·其一

春游何处远,闻道叩双林。

尽得寰中胜,其如别后心。

忽来成美晤,久坐豁尘襟。

礼数难拘束,赓酬到夜深。

(0)

岁暮答深泽赵明府

与君万里同为客,千里分符复相隔。

南北天寒雁不征,缄书欲寄无由得。

剖冰跃出双鲤鱼,尺素由来自深泽。

开函一字一相思,愁怀望断黄尘陌。

我今寄傲海东头,宦思羁情总萧索。

大东杼轴渐成空,鸿雁何时慰安集。

海内交知转寂寥,邮筒几月无消息。

岁晚谁能罢越吟,劝君且自加餐食。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