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空窗里,幽泉入户鸣。
山林甘寂寞,风月共凄清。
夜半猿声断,空庭烛影明。
萧条松叶下,缨冕不关情。
独坐空窗里,幽泉入户鸣。
山林甘寂寞,风月共凄清。
夜半猿声断,空庭烛影明。
萧条松叶下,缨冕不关情。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山庄独夜》描绘了一个人在静谧山庄夜晚的孤独情境。首句“独坐空窗里”展现了主人公独自一人坐在空寂的窗前,透露出一种孤寂之感。接着,“幽泉入户鸣”以泉水声入诗,增添了环境的静谧与深沉。
“山林甘寂寞”表达了主人公对山林生活的淡然态度,即使身处寂静之中,也甘愿享受这份宁静。“风月共凄清”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清冷氛围,风和月都带有凄凉之意,映照着诗人的内心世界。
“夜半猿声断”通过深夜的猿猴叫声渐行渐远,暗示时间的推移和诗人内心的孤独。最后,“空庭烛影明”描绘了明亮的烛光在空荡庭院中摇曳,与前文的寂静形成对比,更显孤独无依。
结尾“萧条松叶下,缨冕不关情”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漠,即使身披官服(缨冕),在这样的环境中,这些外在的荣华富贵已无法触动他的内心情感。整首诗以景写情,寓情于景,展现出诗人超脱尘世的高洁情怀。
草木得新露,袭人吹冷香。
泉水夜相激,衾枕自清凉。
我携谪仙人,眉目秀而长。
高怀洗尘累,抵掌论老庄。
若人不世有,此景那可忘。
终当跨皓鹤,同作云间翔。
世事龊龊饥寒语,恩怨嘈然相尔汝。
蝇营狗苟端可怜,不见秋风黄鹄举。
君看三山夜降神,钟成人杰超不群。
堂堂劲气薄霄汉,藐视四海岂无人。
箪瓢陋巷谁知己,自足一樽钓秋水。
谁使文星射紫微,天书遂敕川龙起。
笑来南国开绛帐,议论清明森万象。
已令炉锤无顽金,九万却抟羊角上。
飘飘归兴凌秋空,莫恨丁宽易已东。
天生若人不私子,当令四海遍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