毙裘羸马太郎当,祖道乘风挂席忙。
妒杀隔江老渔父,船头初月白如霜。
毙裘羸马太郎当,祖道乘风挂席忙。
妒杀隔江老渔父,船头初月白如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送别场景,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送行者的忙碌与被送行者的悠闲,以及旁观者对这种情景的羡慕之情。
首句“毙裘羸马太郎当”,以“毙裘”(形容衣着破旧)和“羸马”(形容马瘦弱)描绘了被送行者的形象,暗示其旅途的艰辛与不易,但“太郎当”一词却在轻描淡写中透露出一种洒脱与豪迈,仿佛是在享受这一过程。
次句“祖道乘风挂席忙”,“祖道”是古代送行的一种仪式,这里指送行者乘风破浪,挂帆启程,忙碌而充满期待地开始旅程。这句诗通过动态的景象,展现了送行的热烈与急切。
第三句“妒杀隔江老渔父”,诗人巧妙地将视角转向江边的老渔父,通过“妒杀”一词,表达了老渔父对眼前送别场景的羡慕之情。这里的“妒杀”并非贬义,而是生动地表现了老渔父对远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足感。
最后一句“船头初月白如霜”,以“初月白如霜”为喻,不仅描绘了月光下江面的清冷与静谧,也象征着新旅程的开始,充满了希望与未知。同时,这一景象也为整个送别场景增添了一抹诗意,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更加丰富和深沉。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并展现了送别时的情感波动,以及不同人物在这一情境下的心理活动,是一首富有感染力和画面感的佳作。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字呼景濂数燕见,坐命茶,侍命膳,往复咨询常夜半。
温树之署无是非,具以实对心无机。
手调甘露赐绮帛,藏此制作百岁衣。
夫既欲其生,曷又欲其死,谪戍于夔不赦汝。
白首万里身荷戈,识是当时醉学士。
学士那复醉三觞,梦闻师父称太子。
呜呼莲花山下秋风多,鬼些楚辞白马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