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序行将尽,生涯转寂寥。
采薇山雪盛,披褐塞风高。
鼎鼐调公辅,云霞庆圣朝。
逐臣书欲上,冰海阻迢遥。
节序行将尽,生涯转寂寥。
采薇山雪盛,披褐塞风高。
鼎鼐调公辅,云霞庆圣朝。
逐臣书欲上,冰海阻迢遥。
这首诗《岁暮言怀》由清代诗人戴梓所作,描绘了诗人面对岁末时节,个人生活与外界环境的寂寥与艰难。诗中通过“节序行将尽”和“生涯转寂寥”的开篇,直接点明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境遇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时光匆匆、人生易老的氛围。
接着,“采薇山雪盛,披褐塞风高”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象征诗人的处境。山上的积雪象征着生活的艰难与纯洁,而“披褐塞风高”则暗示了诗人面对严寒与挑战时的坚韧不拔。这里不仅描绘了外在的环境,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坚持与不屈。
“鼎鼐调公辅,云霞庆圣朝”两句,转向对国家与政治的感慨。诗人或许在思考如何在动荡的时代中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表达了对理想政治和社会的美好愿景。这里的“鼎鼐调”借用了古代烹饪器具,比喻治理国家的要务,而“云霞庆圣朝”则表达了对盛世的向往和庆祝。
最后,“逐臣书欲上,冰海阻迢遥”两句,揭示了诗人的个人命运与情感。作为被放逐的臣子,诗人想要表达自己的心声,但面对的是遥远且艰难的路途,这既是对现实困境的写照,也是对内心挣扎与希望的展现。通过“冰海阻”这一形象,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困境与更广阔的自然景观联系起来,强化了主题的深度和广度。
整体而言,《岁暮言怀》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岁末、个人与社会双重挑战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政治理想的追求,更有对个人命运的深思。
春雨何冥冥,浮云互相逾。
童童蔽长路,车马不得驱。
故人在西南,高视综群书。
《阳春》一以奏,《下里》徒纷如。
伊余苦俗累,悠悠怅离居。
弃置宁不伤,何以荣薄躯。
仰视高飞鸿,安能与之俱。
相过情不浅,好古意何深。
况有图书乐,能胜丝竹音。
光华陈白璧,珍重比南金。
云树见楚色,诗篇闻越吟。
神应游上世,客似坐寒林。
竟日不能去,因之敦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