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到三唐已别裁,不图生面近重开。
字能泣鬼无灵气,语必惊人有霸才。
七宝楼台迷片段,九天珠玉障尘埃。
百思索解终难解,安得香山老妪来。
诗到三唐已别裁,不图生面近重开。
字能泣鬼无灵气,语必惊人有霸才。
七宝楼台迷片段,九天珠玉障尘埃。
百思索解终难解,安得香山老妪来。
这首清代诗人王振声的《论诗》以独特的视角评析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首句“诗到三唐已别裁”,表达了对唐代诗歌艺术的高度评价,认为其在诗歌发展史上独树一帜,超越前代。次句“不图生面近重开”则暗示了诗人对于当代诗歌创作中能重现唐代诗歌风采的期待。
“字能泣鬼无灵气,语必惊人有霸才”这两句,赞美了唐代诗人文字的感染力和语言的震撼力,认为其作品具有超凡的艺术魅力和强大的情感冲击力,犹如鬼神也为之动容,言辞间充满霸气和才情。
“七宝楼台迷片段,九天珠玉障尘埃”运用比喻,形容唐代诗歌如瑰丽的楼阁和珍贵的珠玉,虽被历史长河中的片段所遮掩,但仍能抵挡住世俗尘埃,展现出其永恒的价值。
最后两句“百思索解终难解,安得香山老妪来”,表达了诗人对理解唐代诗歌深沉内涵的困惑,感叹即使穷尽思考也无法完全领悟,进而表达了对唐代诗圣杜甫(杜甫号香山居士)般人物的向往,希望能有如他那样的大师出现,为后人指点迷津。
整体来看,这首诗是对唐代诗歌的深度赞美和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启示,体现了诗人对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深厚理解和敬仰。